201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目录宣传简介
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目录
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及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B11-0-特-01 | 佛山一环快速干线工程建设与管理创新实践 | 佛山市人民政府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2 | B18-0-特-01 | 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及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A02-0-1-01 | 微孔与磁性配位聚合物研究 | 中山大学 陈小明 张杰鹏 郑彦臻 程小宁 | 广东省教育厅 |
2 | A02-0-1-02 | 南海及邻近海域藻华形成演变过程机制与遥感监测方法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唐丹玲 施 平 林 珲 詹海刚 | 广东省科学院 |
3 | A03-0-1-01 | 细菌外膜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 中山大学 彭宣宪 李 惠 彭 博 林向民 | 广东省教育厅 |
4 | A04-0-1-01 | 克服ABC 药物转运泵介导的肿瘤多药抗药性的研究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符立梧 梁永钜 石 智 戴春岭 | 广东省卫生厅 |
5 | A06-0-1-01 | 金属功能材料的多相多尺度结构与性能调控的基础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 朱 敏 欧阳柳章 王 辉 高 岩 袁 斌 曾美琴 胡仁宗 | 广东省教育厅 |
6 | B01-1-1-01 | 荔枝高效安全生产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 华南农业大学 李建国 陈维信 陈厚彬 黄旭明胡桂兵 吴振先 张昭其 钟艺平张承林 王泽槐 王惠聪 吴定尧李 柯 周碧燕 邱金淡 | 广东省教育厅 |
7 | B01-1-1-02 |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钟旭华 黄农荣 胡学应 彭少兵陈荣彬 田 卡 徐世宏 潘俊峰孔清霓 吕仲贤 叶丹杰 梁向明黄大山 符 斋 王 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8 | B02-1-1-01 | 国际马术比赛进出境参赛马检疫政策与技术研究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李延辉 黄冠胜 黄伟明 王新武陈永红 郭 权 王彭军 游 洪刘中勇 林志雄 吴炳荣 郭光楷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9 | B02-2-1-01 | 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胡超群 张吕平 任春华 罗 鹏 | 广东省科学院 |
10 | B03-0-1-01 | 食药用菌工厂化生产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吴清平 杨小兵 李森柱 谢意珍李泰辉 阙绍辉 曾振基 孔令会华洋林 郑太灿 谢光辉 李 崇张 智 胡惠萍 潘鸿辉 | 广东省科学院 |
11 | B03-0-1-02 | 南海主要经济海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李来好 杨贤庆 戚 勃 郝淑贤吴燕燕 陈胜军 岑剑伟 马海霞黄 卉 魏 涯 邓建朝 麦伟群陈栩哲 刁石强 石 红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 |
12 | B03-0-1-03 | 桑树资源功能物质研究与食药用开发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13 | B03-0-1-04 | 高值化糖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 华南理工大学 于淑娟 扶 雄 曾新安 管永光朱思明 张本山 赵振刚 陈志江邱荣其 高文宏 耿予欢 李国基杨永军 | 广东省教育厅 |
14 | B04-0-1-01 |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 陈世和 孙叶柱 潘凤萍 李毅杰张又新 朱亚清 钱戈金 李 锋孙伟鹏 陈锐民 杨 略 张 曦张春生 罗 嘉 张红福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15 | B04-0-1-02 | 大电网设备智能化广域监测诊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钟 清 王红斌 谢善益 钟连宏彭向阳 孟源源 范 颖 何宏明阚伟民 梁文进 高新华 高 雅陈剑光 郑晓光 陈 勉 | 广东电网公司 |
16 | B07-0-1-01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预防、控制及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刘光武 吕培印 罗凤霞 刘国祥李文球 冯国冠 杨秀仁 史海欧金 淮 夏成华 廖翌棋 李秋明张 伟 李俊伟 石祥锋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7 | B07-0-1-02 |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成套设备 | 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李 龙 胡宇舟 胡剑峰 刘新宇杨 哲 李瑗瑗 包纯一 龚文涛赵 靖 赵 珂 王凯元 金 宇王 欢 郭建华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8 | B07-0-1-03 |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何小鹏 梁 捷 俞永福 朱顺炎江蔚然 郑从威 许伟坤 李炳津陈德志 缪洁宏 刘忠华 黄添才张 军 李桂宝 黄荣海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9 | B09-0-1-01 |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隔膜及功能电解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 | 华南师范大学 李伟善 廖友好 许梦清 梁 英刘建生 李 斌 张若昕 饶睦敏李小平 邢丽丹 周代营 谭春林傅 昭 张利萍 冯岸柏 | 广东省教育厅 |
20 | B14-0-1-01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与人群防治研究 |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冉丕鑫 钟南山 郑劲平 周玉民康 健 姚婉贞 黄绍光 陈 萍王长征 王 辰 陈宝元 王大礼刘升明 王小平 王 健 | 广东省卫生厅 |
21 | B14-0-1-02 |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与防治研究 | 南方医科大学 侯凡凡 周秋根 程永现 梁 敏谢 迪 郭志坚 白晓燕 周丽丽魏潇凡 曹 维 张 训 | 广东省教育厅 |
22 | B14-0-1-03 | 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吴一龙 莫树锦 周 清 张绪超 钟文昭 杨衿记 杨学宁 聂 强 安社娟 苏 健 陈志红 徐崇锐 陈华军 黄逸生 王 震 | 广东省卫生厅 |
23 | B15-0-1-01 | 晶状体病的手术关键技术改进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刘奕志 陈伟蓉 郑丹莹 罗莉霞吴明星 程 冰 柳夏林 张新愉林浩添 黄文勇 何明光 殷秋霞杨文辉 刘玉华 张振平 | 广东省卫生厅 |
24 | B15-0-1-02 | 体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序列化治疗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李 勤 余文林 肖 强 苑凯华唐建兵 彭丽霞 张 斌 程 飚陈 葵 曹 梁 齐向东 | 广州军区联勤部 |
25 | B15-0-1-03 | 膀胱癌微创诊疗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黄 健 林天歆 许可慰 江 春韩金利 黄 海 董 文 张彩霞刘 皓 姚友生 谢文练 郭正辉玄绪军 毕良宽 关健仪 | 广东省卫生厅 |
26 | B16-0-1-01 | 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方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郭 姣 荣向路 贝伟剑 范冠杰 唐富天 朴胜华 石忠峰 王术玲 罗朵生 罗广波 唐春萍 胡因铭 黄利华 李 勇 王来友 | 广东省中医药局 |
27 | B16-0-1-02 | 岭南特色中药化橘红谱效学质量控制新模式研究及应用 | 中山大学 苏薇薇 李沛波 王永刚 彭 维苏 畅 高 森 方铁铮 杨翠平 | 广东省教育厅 |
28 | B19-0-1-01 | 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任 海 简曙光 陈红锋 曾宋君马国华 曾庆文 张倩媚 陆宏芳龚 维 王峥峰 邢福武 王 俊段 俊 吴坤林 张奠湘 | 广东省科学院 |
29 | B20-0-1-01 | 城市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 |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周顺桂 莫测辉 曾思坚 林翠兰王跃强 马志光 麦 行 周世明李良秋 庄 莉 曾庆东 梁文涛袁 勇 徐荣险 王定美 | 广东省科学院 |
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及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A01-0-2-01 | 最优控制问题混合有限元高效算法研究 | 华南师范大学 陈艳萍 黄云清 | 广东省教育厅 |
2 | A02-0-2-01 | 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安全响应机制研究 | 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谭凤仪 昝启杰 栾天罡 胡章立黃玉山 单锦城 雷安平 关利平杨 琼 张肇坚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3 | A03-0-2-01 | 第一个亚洲人基因组 |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 王 俊 汪 建 杨焕明 王 威李英睿 张秀清 李松岗 田 埂方晓东 郑汉城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4 | A03-0-2-02 | 中国植绥螨科分类与系统研究 |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吴伟南 欧剑峰 黄静玲 梁来荣方小端 蓝文明 钱 兴 羊战鹰 | 广东省科学院 |
5 | A04-0-2-01 | 市场活禽可携带和传播禽流感病毒的相关研究 |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 鸣 狄 飚 郑伯建 王玉林郝爱华 袁 俊 吴新伟 隋洪艳柳 洋 李魁彪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6 | A04-0-2-02 | 家蝇抗菌肽的筛选及其生物功能研究 | 广东药学院 朱家勇 金小宝 卢雪梅 褚夫江马 艳 王 艳 刘雷山 | 广东省教育厅 |
7 | A07-0-2-01 | 典型板壳结构的理论与计算 | 暨南大学 刘人怀 傅衣铭 聂国华 袁 鸿王 璠 徐加初 成振强 | 广东省教育厅 |
8 | B01-1-2-01 | 高产高油花生品种培育、配套栽培技术及花生油精加工技术研究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梁炫强 杨 博 周桂元 李少雄张绍龙 汪 云 陈炳旭 于俊红吴克刚 陈 傲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9 | B01-1-2-02 | 水稻生产中农药高效低风险理论研究及技术体系的建立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孙海滨 郑永权 秦冬梅 刘艳萍李志超 董丰收 刘景梅 黄军定蒋红云 刘新刚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10 | B01-1-2-03 | 茄子耐热机理研究及抗青枯病耐热新品种选育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黎振兴 李植良 孙保娟 罗少波陈日远 田永红 孙光闻 廖 毅李艳艳 张长远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11 | B01-1-2-04 | 农业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平台 | 华南农业大学 胡月明 谢健文 黄德超 王长委钟宝玉 叶 云 吴小芳 薛月菊赖信红 周春娜 | 广东省教育厅 |
12 | B01-1-2-05 | 珠江三角洲Pb、Cd污染农田的综合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艾绍英 王艳红 吴启堂 唐明灯杨少海 卫泽斌 李盟军 杜瑞英蒋成爱 曾招兵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13 | B01-2-2-01 | 松材线虫病持续控制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黄焕华 徐福元 范军祥 刘云鹏钱明惠 徐 明 黄咏槐 黄茂俊陈志银 许再福 | 广东省林业厅 |
14 | B01-2-2-02 | 杉木系统改良与无性系选择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胡德活 古定球 韦如萍 刘斯通林 军 王润辉 郑会全 晏 姝黄越茂 梁瑞友 | 广东省林业厅 |
15 | B01-2-2-03 | 基于B/S体系的观赏植物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徐晔春 操君喜 钟荣辉 蒋明殿谭骤旋 朱根发 王 真 王代容陈永辉 刘孔令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16 | B02-1-2-01 | 供港食品安全预警与产地全程溯源的质量控制 | 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陈枝楠 章桂明 卢体康 秦智锋岳振峰 詹爱军 胥传来 丁晓云邓春武 花群义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7 | B02-1-2-02 | 动物烈性传染病关键检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罗宝正 薄清如 秦智锋 徐海聂曾少灵 廖秀云 孙 洁 沙才华许彩芸 梁玉英 |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 |
18 | B02-2-2-01 | 南海北部近海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系统水平管理策略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贾晓平 李纯厚 陈作志 王雪辉蔡文贵 陈丕茂 张汉华 杜飞雁孙典荣 黄洪辉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 |
19 | B03-0-2-01 | 粤式传统腊味肉制品现代化加工与安全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为正 崔 春 段亚平 杨 宝徐 勇 庄沛锐 赵强忠 任娇艳刘翠华 王秋扬 | 广东省教育厅 |
20 | B04-0-2-01 | 直流融冰关键技术及装置研发与工程应用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傅 闯 饶 宏 李立浧 黎小林田 杰 许树楷 罗 兵 陈松林朱功辉 赵立进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21 | B04-0-2-02 | 高性能开关电源的柔性技术及应用 | 华南理工大学 张 波 肖文勋 丘东元 马 坚杜贵平 黄子田 林仲帆 丁小松张桂东 王学梅 | 广东省教育厅 |
22 | B04-0-2-03 | 可实现自动调节交互控制的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 |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卢如西 徐响林 赵 宏 赵群英景 博 邹勇图 李 响 邓启示李军明 刘雄伟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23 | B04-0-2-04 | 特高压变压器绝缘干燥工艺及装备 | 中山凯旋真空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高 峰 李龙军 胡湘娥 吴标平李长安 邱福生 谭国棠 赵忠义张 文 邓乃夫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24 | B04-0-2-05 | 大型装备叶片断裂故障诊断及快速修复关键技术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刘 石 徐自力 冯永新 廖宏楷阚伟民 高庆水 刘 磊 张 楚邓小文 陈德祥 | 广东电网公司 |
25 | B05-0-2-01 | TD-SCDMA天线产品系列化开发及产业化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卜斌龙 薛锋章 赖展军 段红彬刘培涛 游建军 李明超 邱 培苏小兵 孙善球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26 | B05-0-2-02 | 移动通信室内分布系统同步覆盖和互调干扰技术研究及应用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黄晓明 乔建葆 傅 强 卢小炀陈旭东 李 卫 万其斌 蔡一鸿曾楚轩 王保华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27 | B05-0-2-03 | 基于云计算的新型移动信息化综合平台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王朝晖 姚怀志 钟致民 杨广龙易学明 钟伟彬 周丽莎 陆 钢马壮展 张玉良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28 | B05-0-2-04 | 可重复利用的打印机耗材存储芯片 |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丁 励 汪栋杰 祁美超 孙学进宋丰君 |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 |
29 | B06-0-2-01 | 电容式多指触控模组研制及产业化 | 广东汕头超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吴永俊 沈 奕 吴锡淳 郑清交许李锋 崔卫星 李永忠 黄贵松林 钢 余 荣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30 | B06-0-2-02 | 出水温度为16~18℃的离心式冷水机组开发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苏玉海 刘 华 田旭东 张治平贾 磊 李宏波 钟瑞兴 王晨光张雅琴 刘子恒 |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 |
31 | B06-0-2-03 | 基于高清电视跨平台视频交互系统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吴 伟 王志国 权进国 侯志龙张曼华 王克钊 马 颖 孙彦竹邵彦生 喻召福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32 | B07-0-2-01 | 移动数据安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暨南大学 姚国祥 罗伟其 陈志荣 官全龙王晓明 张焕明 李汉群 朱淑华魏林锋 卢建朱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33 | B07-0-2-02 | 网络安全检测与监控审计系统 | 东莞理工学院 袁华强 潘晓衡 邓见光 邓炜杰伍楷舜 彭羚冰 谢健君 崔智成李文伟 柯宗贵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34 | B07-0-2-03 | 一站式全流程省市县科技业务管理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 广东金科信息网络中心 邱舟强 吴子强 蔡桂兰 翁健勇马 建 王文斌 刘佐菁 杜赛花江 湧 张志强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35 | B07-0-2-04 | NF-2000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 广东南丰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刘东文 余茂森 王 导 曾文波温思旺 蔡利婷 刘思东 刘 雄丘兴浩 王小辉 | 梅州市科学技术局 |
36 | B08-0-2-01 | 新一代数字化高速曲面胶印机装备及其配套技术的研究及集成 | 广东隆兴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王贤淮 张宪民 陈雪梅 王昌佑王贤洵 潘焕忠 潘悦坤 陈 忠潘壮如 | 潮州市科学技术局 |
37 | B08-0-2-02 | 自升式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桩腿锁紧系统的研制及产业化 | 广东精铟机械有限公司 吴平平 陆 军 刘宝元 王建军李光远 窦如宽 冯 明 刘洪波马振军 刘华东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38 | B08-0-2-03 | 农林用风送式系列喷雾机及控制装置的研究与应用 | 华南农业大学 洪添胜 梁华新 宋淑然 李 震陈木源 孙道宗 梁 良 朱余清岳学军 刘志壮 | 广东省教育厅 |
39 | B08-0-2-04 | 九层共挤智能高阻隔薄膜吹塑成套装备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李 浩 马镇鑫 孙伟龙 陈新辉李子平 关文强 何二君 林楚漂郑燕梅 袁汉清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40 | B08-0-2-05 | 高速高精度光学扫描系统 | 深圳市大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王光能 张国平 王国元 秦红燕 丁 兵 王书华 曹 卉 高水平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41 | B08-0-2-06 | DKM-R系列大型橡胶注射成型机 | 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何秉廉 王桂秋 晋 刚 何和智苏西庆 梁成就 曹贤武 刘建森文生平 孙茂华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42 | B08-0-2-07 | 新一代安全智能旅客登机桥 | 深圳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 郑祖华 张肇红 向 卫 张 杰张 莉 徐汉萍 代剑荣 杨月峰唐天斌 康 达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43 | B09-0-2-01 | 造纸微生物控制工程应用技术开发 | 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 栾安博 杨伟和 施庆珊 邱美坚黄奇然 黄小茉 陈小丹 邱晓颖汤小燕 麦霭平 |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44 | B09-0-2-02 | 多功能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道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 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李白千 彭晓翊 王 军 阮文红容敏智 章明秋 苏耀明 程小莲李世源 秦小梅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45 | B09-0-2-03 | 高纯硒的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 | 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 朱世会 朱 刘 守建川 | 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
46 | B10-0-2-01 | 高端铝材用晶粒细化母合金制备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 |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陈学敏 戚文军 叶清东 余跃明肖志瑜 农 登 刘超文 王顺成赵海东 夏勇强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47 | B10-0-2-02 | 高性能矿渣粉高效制备与应用技术 | 广东韶钢嘉羊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徐兰升 余其俊 文梓芸 赵旭光赵三银 胡晓兵 谢传贤 陈建新朱长胜 钟立新 | 韶关市科学技术局 |
48 | B10-0-2-03 | 瓷砖薄型化与陶瓷废渣高效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 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刘一军 潘利敏 谢志军 汪庆刚赵 勇 黄剑锋 王秀峰 吴建青张松竹 潘炳宇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49 | B10-0-2-04 | 海底油气管道用直缝埋弧焊接钢管开发与应用 | 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 黎剑峰 郑 磊 李延丰 李云龙翟建勇 梁 羽 魏伟荣 刘元永冯钊棠 聂 旻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50 | B10-0-2-05 | 高性能类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 |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代明江 林松盛 侯惠君 周克崧刘 敏 朱霞高 林凯生 韦春贝胡 芳 李福球 |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51 | B11-0-2-01 | 复合地层盾构施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竺维彬 史海欧 米晋生 钟长平叶建兴 黄威然 魏康林 郭广才罗淑仪 廖鸿雁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52 | B11-0-2-02 | 东江大桥刚性悬索加劲钢桁梁结构关键力学特性研究 | 东莞市新远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长安大学 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王荣辉 徐恭义 吴卫国 刘永健汪爱兵 沈泽向 李华云 彭振华傅战工 李方敏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53 | B11-0-2-03 | 无推力新型拱桥的研究与工程实践 | 广州大学 张俊平 黄道沸 刘爱荣 王春生李永河 梅力彪 孙叔禹 谢尉鸿陈国雄 赵新生 | 广东省教育厅 |
54 | B11-0-2-04 | 基于可持续性的体育建筑设计及其技术应用 |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一民 汪奋强 陶 亮 叶伟康申永刚 孙文波 邓 芳 梁艳艳徐 莹 张春阳 | 广东省教育厅 |
55 | B11-0-2-05 | 广东地区高液限土改良施工技术及应用 |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王中文 洪宝宁 曹亮宏 刘事莲兰 青 卢自立 刘 鑫 罗 丹朱俊高 张文慧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56 | B11-0-2-06 | 城市淤泥集中式场地综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 |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 朱 伟 陈 杰 刘 沅 黄 凌刘青松 张春雷 李 磊 包建平汪顺才 赵联芳 | 广东省水利厅 |
57 | B11-0-2-07 | 大型泵站水力特性及整流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邱 静 黄本胜 吉红香 赖冠文赖翼峰 杜 涓 黄艳君 郭 磊陈树容 刘 达 | 广东省水利厅 |
58 | B11-0-2-08 | 城市地下空间结构耐久性评估及剩余寿命预测技术研究 | 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唐孟雄 陈晓斌 田美存 史海欧胡贺松 周治国 马昆林 邹扬帆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59 | B12-0-2-01 | 莺-琼盆地海上隐蔽气藏勘探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谢玉洪 李绪深 黄保家 张迎朝王振峰 童传新 陈殿远 张道军陈志宏 杨计海 |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
60 | B13-0-2-01 | 抗菌肽的应用基础研究及其产业化 | 深圳大学 刘志刚 赖 仞 夏立新 彭永鹤李 荔 杨海龙 李永新 邓 利李建许 张 森 | 广东省教育厅 |
61 | B13-0-2-02 | 海尔曼螺杆菌感染的基础与临床诊治系列研究 | 南方医科大学 陈 烨 杨兴龙 张亚历 周殿元王继德 徐智民 白 杨 张万岱张绍衡 王冬梅 | 广东省教育厅 |
62 | B13-0-2-03 | 南方重要虫媒病毒病的病原学及综合防制研究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唐博恒 顾大勇 任瑞文 徐云庆白志军 史 蕾 方美玉 赵纯中林立辉 刘金华 | 广州军区联勤部 |
63 | B13-0-2-04 | 脱落细胞DNA分型及法医学应用研究 | 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 广东省公安厅 刘 超 陈晓晖 李海燕 孙宏钰刘长晖 胡慧英 李 越 杨 电陈 玲 王会品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64 | B13-0-2-05 | 脓毒症免疫功能监测与调理及预后判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苏 磊 唐柚青 文 强 刘云松刘志锋 童华生 吴 军 石玉玲孟繁甦 | 广州军区联勤部 |
65 | B13-0-2-06 | HLA全长序列测定及测序分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 深圳市血液中心 邓志辉 徐筠娉 杨宝成 喻 琼王大明 邹红岩 高素青 曾健强何柳媚 金士正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66 | B14-0-2-01 | 超声造影新技术临床应用系列研究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郑荣琴 任 杰 张新玲 黄冬梅许尔蛟 李 凯 陈 军 苏中振曾 婕 王 平 | 广东省卫生厅 |
67 | B14-0-2-02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与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 |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 林曙光 黄奕高 张曹进 黄新胜黄 涛 黄文晖 吴书林 陈纪言申俊君 陈传荣 | 广东省卫生厅 |
68 | B14-0-2-03 | 儿童青春发育现状和性早熟诊断治疗的临床和基础的系列研究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马华梅 杜敏联 苏 喆 李燕虹朱顺叶 潘思年 陈秋莉 陈红珊古玉芬 | 广东省卫生厅 |
69 | B14-0-2-04 | 慢性疼痛的交感机制及其应用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杨红军 彭凯润 邓兵梅 宣 力刘 雁 罗高权 | 广州军区联勤部 |
70 | B15-0-2-01 | 肾移植受者性功能及生育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南方医科大学 于立新 许龙根 苗 芸 邵银灿韩献平 邓文锋 叶桂荣 李彩云朱志军 | 广东省教育厅 |
71 | B15-0-2-02 | 原发性胆囊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早期预警和诊断中新型肿瘤标志物的开发应用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广东省卫生厅 |
72 | B15-0-2-03 | 口腔黏膜疾病的炎症/免疫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程 斌 夏 娟 陶小安 洪 筠 李春阳 陈小冰 杨灵澜 戴耀晖 | 广东省卫生厅 |
73 | B15-0-2-04 | 宫腔微创技术治疗月经过多的规范化系列研究 |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罗喜平 肖国宏 张小庄 李 荔谭晓嫦 赵春梅 孙小丽 廖碧翎曾俐琴 毛玲芝 | 广东省卫生厅 |
74 | B16-0-2-01 | 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应用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 冼绍祥 杨忠奇 汪朝晖 欧 明黄衍寿 丁有钦 卢丽萍 洪永敦李南夷 黄习文 | 广东省中医药局 |
75 | B16-0-2-02 | 中药破壁饮片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 中山市中智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成金乐 李泳雪 邓 雯 梁逸曾詹若挺 林惠蓉 汪 芸 陈金梅林锦峰 符同浩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76 | B17-0-2-01 | 医学影像协同诊断系统的研发及临床应用 | 南方医科大学 严静东 郭文明 端 妮 林国雄陈卫国 蔡荣杰 杨小燕 张雪林朱旭阳 陈燕萍 | 广东省教育厅 |
77 | B17-0-2-02 | 磷酸钙人工骨改性技术研究与临床应用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张 余 尹庆水 夏 虹 崔福斋李兆麟 李 文 杨进城 张 涛王秀梅 张 宇 | 广州军区联勤部 |
78 | B17-0-2-03 | 表面液晶态仿生技术及其增进心血管医疗器械抗凝血功效的应用研究 | 暨南大学 屠 美 周长忍 曾 戎 赵剑豪邱炳崧 李立华 罗丙红 丁 珊 | 广东省教育厅 |
79 | B19-0-2-01 | 高效低耗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集成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黄瑞敏 林德贤 汪晓军 秦四海刘 欣 黄碧纯 史 伟 黄春梅邓耀杰 高武龙 | 广东省教育厅 |
80 | B20-0-2-01 | 电子电器产品无铅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 王 玲 符永高 李小延 韩 巍马 鑫 付振晓 张鸣玲 张宇鹏杜 彬 吴松平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2012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序号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及完成人 | 推荐单位 |
1 | A01-0-3-01 | 组合序列理论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 惠州学院 刘国栋 罗 辉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2 | A03-0-3-01 | 粤产草药半边旗抗癌作用的系统研究 | 广东医学院 梁念慈 陈 功 崔 燎 邓亦峰 | 广东省教育厅 |
3 | A04-0-3-01 | 膀胱癌分子发病机制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陈 炜 罗俊航 谢 丹 戴宇平 | 广东省卫生厅 |
4 | A04-0-3-02 | 甘草酸表面修饰壳聚糖纳米粒肝细胞靶向性研究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林爱华 刘奕明 陈 军 黄 羽 | 广东省中医药局 |
5 | A04-0-3-03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T细胞介导致病机理系列研究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上海长征医院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刘海英 仲人前 范列英 徐德兴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6 | A04-0-3-04 | 放射性脑病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刘 军 肖颂华 吕瑞妍 杨炼红 | 广东省卫生厅 |
7 | A04-0-3-05 | 肾小管-间质损伤机制及其中西医结合防治系列研究 | 广东医学院 刘华锋 姚翠微 陶静莉 许勇芝 |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
8 | A05-0-3-01 | 智能信息处理关键理论及在图像中的应用 | 深圳大学 纪 震 陈文胜 沈琳琳 张 力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9 | A06-0-3-01 | 太阳能利用型热电/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苗 蕾 陈 彧 李新军 陈德明 | 广东省科学院 |
10 | A07-0-3-01 | 基于纳米材料和超细混合材的水泥基功能复合材料新体系 | 汕头大学 李庚英 王培铭 赵晓华 熊光晶 | 广东省教育厅 |
11 | B01-1-3-01 | 甘蔗健康种苗体系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 |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沈万宽 邓海华 郑学文 李奇伟 |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12 | B01-1-3-02 | 防治夜蛾类害虫微生物制剂的研制与应用 | 广州市生物防治站 汤 历 蒲小明 梁 卿 陈其津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3 | B01-1-3-03 | 观赏植物重要入侵害虫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焦 懿 康 林 余道坚 章桂明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4 | B01-1-3-04 | 三种植物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 湛江师范学院 曾富华 黄真池 马生健欧阳乐军 敬国兴 罗齐军 贺炜华 |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
15 | B01-1-3-05 | 荔枝延长保鲜期优质高产微生态调控技术 | 云浮市绿兴复合肥(西江)有限公司 江东荣 林翠兰 曾思坚 刘可星 | 云浮市科学技术局 |
16 | B01-1-3-06 | 珍稀新品种真姬菇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菇木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叶运寿 李泰辉 黄清华 郑列宜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17 | B01-1-3-07 | 50%草甘膦灭杀水葫芦可溶粉剂生产技术研究 | 广东福尔康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庄明儒 马锡洪 方 练 李来福 | 揭阳市科学技术局 |
18 | B01-1-3-08 | 红火蚁疫情监测跟踪及应急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李惠陵 李国强 袁义友 刘凤沂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19 | B01-1-3-09 | 西芹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 喻国辉 程 萍 王燕鹂 黎永坚 |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 |
20 | B01-2-3-01 | 黎蒴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连辉明 曾令海 蔡燕灵 张 谦 | 广东省林业厅 |
21 | B01-2-3-02 | 全球陆地潜在碳汇分析系统研发与应用 |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周 平 李吉跃 甘先华 魏 龙 | 广东省林业厅 |
22 | B01-2-3-03 | 木兰科植物种质创新和利用 |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 张寿洲 王亚玲 杨建芬 吴桂昌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23 | B01-2-3-04 | 能源矿迹地生态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 茂名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茂名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冯光钦 古锦汉 崔锡明 柯宏华 | 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
24 | B02-1-3-01 | 南海黄麻鸡1号选育及推广 | 佛山市南海种禽有限公司 佛山市科学技术学院 佛山市南海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 邓炳真 林树茂 曾保忠 温丽华 |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25 | B02-1-3-02 | 应用LUX新型实时核酸扩增技术建立多种动物疫病快速检测方法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华南农业大学 汕头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陈 茹 吴绍强 许如苏 马静云刘志玲 吴晓薇 王彩霞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26 | B02-1-3-03 | 广东蚕桑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应用 | 华南农业大学 孙京臣 李林山 黄秋生 胡智明 | 广东省教育厅 |
27 | B02-2-3-01 | 生物活性饲料添加剂在凡纳滨对虾健康养殖中的研究与应用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黄燕华 王国霞 曹俊明 周 晔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28 | B02-2-3-02 | 贺江等足类寄生虫病防治技术研究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邹为民 李安兴 彭华林 陆小萏 |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 |
29 | B02-2-3-03 | 密斯特黄彩鲶的引进与人工繁育研究 | 华南农业大学 邹记兴 戴惠田 马程琳 房伟平 | 广东省教育厅 |
30 | B02-2-3-04 | 增强幼虾抗逆性和抗病能力的生物调控虾苗培育技术 | 茂名市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 黄翔鹄 李 活 李长玲 刘慧玲阮华星 宋文东 张伟强 | 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
31 | B02-2-3-05 | 南方地区多宝鱼无公害工厂化控温养殖技术研究 | 惠东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郑国珩 王少锋 李雄英 潘恩隆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32 | B03-0-3-01 | 进口纸张、废纸检验监管风险评估体系研究及国家标准制定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郭仁宏 周颖红 栗建永 陆瑞强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33 | B03-0-3-02 | 超级节能电冰箱技术研发与应用 |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李成武 李劲松 程德彬 游飞越 |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 |
34 | B03-0-3-03 | 低压铝箔变频腐蚀工艺的研发及设备的研制 | 肇庆华锋电子铝箔股份有限公司 厦门大学 林昌健 谭惠忠 王文宝 钱国庆 | 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
35 | B03-0-3-04 | 酱油渣高值化全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产业化 | 广东美味鲜调味食品有限公司 杨明泉 李 冰 陈 穗 胡 锋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36 | B03-0-3-05 | 锦纶6超细纤维切片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 |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 毛新华 陈惠玲 简锦炽 赵晓明谌继宗 何少锋 林华耀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37 | B03-0-3-06 | 肉与肉制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标准化 | 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吴玉銮 郭新东 罗海英 冼燕萍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38 | B03-0-3-07 | 大豆活性物质——功能性大豆肽和大豆膳食纤维的制备与应用技术 | 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罗宝剑 华欲飞 孔祥珍 王新运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39 | B03-0-3-08 | 高强绝缘钢纸板的研制 | 广东省造纸研究所 陈继伟 陈阳明 陈新泉 陈慧文 |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40 | B03-0-3-09 | 羽绒加工过程中防静电技术 | 广东百如森羽绒制品有限公司 谢上康 殷海强 陈罗明 林金妹谢日康 | 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
41 | B03-0-3-10 | 优选乳酸菌发酵与锌营养强化健康饮品研制 | 东莞石龙津威饮料食品有限公司 杨炳坤 刘秉杰 陈志球 林敬苗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42 | B03-0-3-11 | 食源性病原菌多色荧光PCR检测及溯源技术研究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许龙岩 袁慕云 高秀洁 黄华军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43 | B04-0-3-01 | ±800kV 穗东换流站设计关键技术研究 | 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 张劲松 黄志秋 陈辉祥 王 燕 | 广东电网公司 |
44 | B04-0-3-02 | 广东电网同塔多回输电线路雷击特性及差异化防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彭向阳 罗瑞彬 钟连宏 徐晓刚 | 广东电网公司 |
45 | B04-0-3-03 | 风力发电水冷却设备关键技术的研发 | 广州高澜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吴文伟 冷明全 文玉良 李志道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46 | B04-0-3-04 | SA335-P91和SA335-P92钢焊接技术试验研究及其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中的应用 | 广东省韶关粤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方江涛 吕宏斌 何健康 蔡勤城 |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
47 | B04-0-3-05 | 110kV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 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刘四聪 陈祖勋 杨玉昆 王清玲 | 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
48 | B04-0-3-06 | JDQXF全系列高电压创新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 |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 张丽珍 陈东生 肖纪飞 乡世营 | 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
49 | B04-0-3-07 | 高效光伏并网逆变器 | 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何思模 朱忠尼 徐海波 陈元娣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50 | B05-0-3-01 | GSM/TD-SCDMA/TD-LTE 宽带双极化室内分布系统天线研发及应用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吴荣广 钟锦庆 吴宝庭 吴 兵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51 | B05-0-3-02 | 通信网络资源优化调度与配置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赖志坚 郑建飞 陈运动 李炯城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52 | B05-0-3-03 | 以TD-SCDMA为核心的3G多网络共站共址天馈系统 | 广东晖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陈燕生 陈 晖 高 峰 黄友火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53 | B05-0-3-04 | 半方盲文数字编码汉字输入法 | 中山大学 富明慧 | 广东省教育厅 |
54 | B05-0-3-05 | 船舶宽带数字综合业务系统 | 深圳市邦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市特立信电子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李 汉 雷跃波 洪华军 祝国胜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55 | B05-0-3-06 | 电力光纤通道性能及其对电力生产控制类信号的适应性研究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李 杰 陈 希 赵晗祺 丁慧霞 | 广东电网公司 |
56 | B05-0-3-07 | GSM无线网络结构优化方法研究与实践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钟锦庆 吴宝庭 吴荣广 廖晓敏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57 | B05-0-3-08 | 车载网络信息公共技术平台 |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华贵 罗同建 彭 俊 李 森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58 | B06-0-3-01 | 基于Android操作系统的全业务电视一体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闫晓林 余潘虎 陈吾云 严方红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59 | B06-0-3-02 | 有价文件识别方法及装置 | 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梁添才 牟总斌 肖大海 薛海峰 |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
60 | B06-0-3-03 | 基于中国移动通信TDD 标准的天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 |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吴中林 丁 勇 吴荣广 高晓春成院波 吴 兵 潘 晋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61 | B06-0-3-04 | 地(水)源热泵机组研究开发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刘 华 夏光辉 周江峰 齐方成 | 珠海市科技工贸和信息化局 |
62 | B06-0-3-05 | 基于单电阻采样磁场定向控制的180度正弦波直流变频空调控制技术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李 强 罗宇华 朱良红 李金波 |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 |
63 | B06-0-3-06 | 电梯运行数据实时监测与故障无线报警系统研究、标准化及应用 | 广州市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 武星军 谢 超 王新华 邱东勇 |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64 | B06-0-3-07 | 蓝光高清视盘机技术集成 | 惠州市德赛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谢森初 钟 晨 黄伟烈 曹长青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65 | B06-0-3-08 | 基于IEEE1451的智能传感技术与应用 | 华南理工大学 刘桂雄 周岳斌 洪晓斌 孙登林 | 广东省教育厅 |
66 | B06-0-3-09 | 1000V~3000V高压Ni电极X7R型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 | 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陈长云 黄必相 祝忠勇 唐 浩 | 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
67 | B06-0-3-10 | 热能表自动检定装置 | 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吴伟龙 谭文胜 简延昭 高志平 |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68 | B06-0-3-11 | 彩色液晶三合一GPS定位/海图/渔探测深仪 | 汕尾市快捷通导设备有限公司 陈华平 许振辉 庄惠林 栾魁宇 | 汕尾市科学技术局 |
69 | B07-0-3-01 | 虚拟跨平台工业计算机 |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刘志永 陈志列 庞观士 王志远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70 | B07-0-3-02 | 中国电信天翼宽带智能运营支撑平台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张国新 胡 平 周 俊 肖 慧 |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
71 | B07-0-3-03 | 陶瓷洁具新产品数字化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 佛山东鹏洁具股份有限公司 王宪生 李先祥 林赤峰 金 枫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72 | B07-0-3-04 | 中文多媒体数据处理与支撑软件平台建设 | 深港产学研基地产业发展中心 刘 轶 冯 雁 王 昕 夏云庆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73 | B07-0-3-05 | 基于融合网络的业务平台研发和应用 | 华南师范大学 范冰冰 黄兴平 夏 阳 彭 伟 | 广东省教育厅 |
74 | B07-0-3-06 | 节能高刷新足球场LED显示系统SP12A |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吴振志 王启权 刘 玲 刘志辉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75 | B07-0-3-07 | 医院精细化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刘世明 陈戏墨 陆慧菁 李 梅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76 | B07-0-3-08 | 农业病虫害防治知识服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李 泽 黄红星 郑有为 李会萍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
77 | B07-0-3-09 | 基于海量异构数据的多维度公安网上作战平台 | 佛山市公安局 姚喜蓉 黄小龙 熊 军 梁柏超 | 广东省公安厅 |
78 | B07-0-3-10 | 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平台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宋国钦 吴俊斐 张勇辉 张文华 |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
79 | B07-0-3-11 | 面向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租赁服务平台 | 广东省广业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许立勇 凌 捷 周伟强 路 璐 |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80 | B07-0-3-12 |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 广东省公安消防总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中山大学 魏捍东 牛跃光 何 宁 楼 兰 | 广东省公安厅 |
81 | B07-0-3-13 | 基于鲁棒性嵌入式技术的一维激光条码采集器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张基宏 梁永生 湛邵斌 许文焕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82 | B08-0-3-01 | 紧凑型深海动力定位特种船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李统安 任 刚 林从飞 陈超核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83 | B08-0-3-02 | DS-300管式全自动高效磷掺杂设备(扩散炉) | 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伍 波 张 勇 罗伟斌 欧阳泉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84 | B08-0-3-03 | SCB13-RL立体卷铁心树脂绝缘干式变压器 | 广东海鸿变压器有限公司 郭献清 许凯旋 宋丹菊 梁毅雄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85 | B08-0-3-04 | 家电换热器制造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 中山市奥美森工业有限公司 龙晓斌 沈文浩 龙晓明 宋俊锡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86 | B08-0-3-05 | 新型节能高效不锈钢冲压焊接管道泵 | 阳江市新力工业有限公司 任宏启 梁元敏 霍春源 梁东贤 | 阳江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
87 | B08-0-3-06 | 散装LED及立式编带元件高效自动插装装备 |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陈卓标 王旭珍 曾翔清 方伟杰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88 | B08-0-3-07 | SQ1600ZB6重型随车起重机产品的研发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 韶关市起重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谢文牧 李国华 张一帆 李建国 | 韶关市科学技术局 |
89 | B08-0-3-08 | 船用T排大功率四电弧高效高速逆变式焊接系统技术 | 华南理工大学 | 广东省教育厅 |
90 | B08-0-3-09 | 可折合脚轮轻便型运载车具 | 阳江市顺和工业有限公司 简世坤 | 阳江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
91 | B08-0-3-10 | 电力智能封印技术及产业化 | 江门市大光明电力设备厂有限公司李仕奇 杨宏仓 李 瑛 林岳凌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92 | B08-0-3-11 | 30万吨/年聚丙烯环管反应器国产化制造 | 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陈宗强 陈孙艺 黄嗣罗 官 兵 | 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
93 | B08-0-3-12 | 基于液压胀形技术不锈钢泵的研发与产业化 | 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王海波 黄厚清 陈家潮 许智勇 | 阳江市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 |
94 | B09-0-3-01 | 一种以裂解C9为原料制备石油树脂的方法 | 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大学 阚一群 许长春 何 开 孙永利 | 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
95 | B09-0-3-02 | 环保型农药新功能助剂的开发及产业化 | 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 李 莉 文 武 李欢玲 余龙飞 |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96 | B09-0-3-03 | 喷涂聚脲高强弹性防水涂料 | 广州秀珀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谢亦富 张伶俐 周子鹄 颜再荣 陈文广 胡奇斌 王秋娣 | 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97 | B09-0-3-04 | 电子产品用低温固化高耐磨保护油墨 | 东莞市贝特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王 全 曾建伟 唐世英 任碧野 |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
98 | B09-0-3-05 | SZ-WM08 金属用水性真空镀膜涂料的开发及产业化 | 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 王兆勤 黄鸿宏 黄烁鑫 黄楚龙 | 广东省工商业联合会 |
99 | B09-0-3-06 | 高分子PVC/石墨电磁屏蔽音视频信号线 | 揭阳市广福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许福章 高文华 刘毅灵 柳 平 | 揭阳市科学技术局 |
100 | B10-0-3-01 | 镍钛合金心血管介入医疗器械表面处理技术 | 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张德元 谢粤辉 奚廷斐 张智伟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01 | B10-0-3-02 | 宽温低损耗锰锌铁氧体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 乳源东阳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傅 膑 余 忠 张 凯 孙 科 | 韶关市科学技术局 |
102 | B10-0-3-03 | 高性能钕铁硼整体辐向磁环产业化关键技术 | 肇庆三环京粤磁材有限责任公司 张深根 田建军 曲选辉 黎援朝 | 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
103 | B10-0-3-04 | 高晶体结构堇青石-莫来石耐火制品生产技术及应用 | 广东热金宝特种耐火材料实业有限公司 陈皇忠 江创标 姚治才 黄卫平 | 揭阳市科学技术局 |
104 | B10-0-3-05 | 陶瓷装饰用高清三维胶辊印刷技术 | 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 谭铝光 余国明 梁桐灿 王贵生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105 | B10-0-3-06 | 金属材料检测评价新技术及应用 |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戴凤英 唐维学 李 扬 游玉萍 | 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 |
106 | B10-0-3-07 | 高分子材料一致性分析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彭 坚 胡利芬 揭敢新 夏庆云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07 | B10-0-3-08 | 进口设备中金属材料失效分析技术的研究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谭 莹 莫明珍 李成明 郑建国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108 | B10-0-3-09 | 利用铝型材厂污泥制备功能性多孔陶瓷 | 华南理工大学 曾令可 刘艳春 王 慧 郑树龙 | 广东省教育厅 |
109 | B10-0-3-10 | 新型耐磨损高锰钨合金钢研制与应用 | 暨南大学 李 卫 尤德强 郑开宏 苏志辉 | 广东省教育厅 |
110 | B10-0-3-11 | 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 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 季建仁 樊建斌 王玉梅 乔吉超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111 | B10-0-3-12 | 不饱和树脂复合材料在欧式古典家具制作中的研究及产业化 | 汕头市华莎驰家具家饰有限公司 周希越 戴李宗 肖永钦 林俊忠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112 | B10-0-3-13 | 挤压铝型材快速冷却的数值模拟与系统的研发 | 广州钢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李绍康 杨海波 杨传柱 李烈军 | 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
113 | B10-0-3-14 | 膨胀蛭石防火板 | 陆宇皇金建材(河源)有限公司 周国富 周国雄 杨新生 刘国文 | 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
114 | B11-0-3-01 | 华南地区公路路面修筑成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 广东省交通运输规划研究中心 尹良龙 王旭东 郑顺潮 王春生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115 | B11-0-3-02 | 珠江流域枯水径流特征及其预测研究 | 华南理工大学 黄国如 江 涛 钟鸣辉 尹小玲 | 广东省教育厅 |
116 | B11-0-3-03 | 九江大桥船撞风险评估与防撞系统方案研究 |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潘 放 王君杰 李卫民 孙利民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117 | B11-0-3-04 | 复杂条件下大型站房桥合建综合施工技术创新研究及其在广州南站中的应用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张培柱 王 刚 柴春明 卢胜坤 |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
118 | B11-0-3-05 | 京珠高速公路粤北段灾害气象防治与综合管理技术研究 | 广东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李卫民 安 实 关昌余 林益恭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119 | B11-0-3-06 | 广州快速公交系统模式及关键建设技术研究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陆 原 宁平华 姚汉 段小梅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120 | B11-0-3-07 | 16888m3耙吸挖泥船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21 | B11-0-3-08 | 循环资源利用干化污泥处理工艺深化及施工技术 | 广东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 张广志 卢 凯 李 琦 徐 勇 |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122 | B11-0-3-09 | 体外预应力加固混凝土梁桥成套技术 | 广东工业大学 姜海波 冯文贤 施瑞欣 林炳伟 | 广东省教育厅 |
123 | B11-0-3-10 | 建筑风工程风洞试验及应用集成技术研究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杨仕超 李庆祥 张士翔 许 伟 |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124 | B11-0-3-11 | 光纤维健康诊断技术在重大工程结构中的研究与应用 | 广州大学 张季超 徐天平 李 霆 林群夫 | 广东省教育厅 |
125 | B11-0-3-12 | 软弱地层浅埋土压平衡盾构下穿繁忙线路微扰动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杨国龙 林 辉 蒋徐进 魏志云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126 | B11-0-3-13 | 超高复杂构筑物登高作业专用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交四航局港湾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董志良 王胜年 黄君哲 岑文杰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127 | B11-0-3-14 |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监管信息系统 | 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袁 鄂 聂策明 董 松 陈久照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128 | B11-0-3-15 | 40000kN桩基抗压静载试验加载平台的研制及其应用 | 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李超华 李广平 王首添 庞忠华 | 广东省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129 | B11-0-3-16 | 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桥面)预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 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杨东来 郭小宏 陈小庭 毛 磊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130 | B12-0-3-01 | 广东徐闻西岸珊瑚礁研究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赵焕庭 王丽荣 宋朝景 陈北跑 | 广东省科学院 |
131 | B12-0-3-02 | 凡口铅锌矿近围成矿地质条件与找矿预测综合研究 | 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凡口铅锌矿 张木毅 姚 曙 张术根 李明高 | 韶关市科学技术局 |
132 | B13-0-3-01 | 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张永慧 柯昌文 张 欣 林锦炎 | 广东省卫生厅 |
133 | B13-0-3-02 | 国境口岸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检测技术研发和应用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黄吉城 郑 夔 钟玉清 师永霞 |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134 | B13-0-3-03 | 转基因食品危险性评估程序和方法的研究应用 |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平建 周向阳 杨冬燕 侯红利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35 | B14-0-3-01 | 神经肌肉电刺激改善脑卒中早期患者运动功能临床及应用基础系列研究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燕铁斌 陈月桂 薛晶晶 郭友华 | 广东省卫生厅 |
136 | B14-0-3-02 | 先天性食管闭锁发生机制及临床治疗的研究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夏慧敏 余家康 钟 微 吴 强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37 | B14-0-3-03 | 大黄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探讨 |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荆绪斌 蔡先彬 胡 辉 王钦加 | 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
138 | B14-0-3-04 | 交通伤脾破裂微创保脾救治技术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 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 罗光辉 苏兴桂 李忠华 宋 涛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139 | B14-0-3-05 | 糖尿病足病综合防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南方医科大学 薛耀明 关美萍 曹 瑛 高 方 | 广东省教育厅 |
140 | B14-0-3-06 | 高速螺旋CT血管和胆道造影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陈焕伟 刘允怡 潘爱珍 甄作均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141 | B14-0-3-07 | 鼻咽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发与应用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古模发 陈新林 肖巍魏 韩 非 | 广东省卫生厅 |
142 | B14-0-3-08 | 中山市多中心城乡联合儿童哮喘的早期干预及规范化管理的普及以及效果判定 | 中山市博爱医院 王桂兰 付四毛 邓向红 何德根 | 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
143 | B14-0-3-09 | 法舒地尔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的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 江门市中心医院 左万里 黄积雄 周 伟 程道胜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144 | B14-0-3-10 | 胸腰椎骨折内固定并成形术的生物力学研究与临床评价 | 云浮市人民医院 叶 劲 白 波 陈 艺 万 松 | 云浮市科学技术局 |
145 | B14-0-3-11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系列研究 | 江门市中心医院 廖勇彬 陈晓燕 郭江华 黎 平 | 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
146 | B15-0-3-01 | HPV致癌性相关因子调控及城市子宫颈癌防治策略研究 |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吴瑞芳 汤惠茹 陈 芸 杜 辉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47 | B15-0-3-02 | 晚期喉癌cNO临床治疗策略与喉功能重建 |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 于 锋 周 锋 张浩亮 梁子健 | 广东省卫生厅 |
148 | B15-0-3-03 | 内镜神经外科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 | 南方医科大学 漆松涛 彭玉平 樊 俊 李伟光 | 广东省教育厅 |
149 | B15-0-3-04 | 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系列研究 |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李其林 吴艳华 黄永华 盛文婷 | 广东省卫生厅 |
150 | B16-0-3-01 | 阿尔茨海默病中医病理新假说的现代生命科学基础 | 深圳大学 吴正治 李映红 曹美群 贾秀琴 | 广东省中医药局 |
151 | B16-0-3-02 | 温阳活血散结中药外治乳腺增生病作用机制研究 | 暨南大学 马 民 陈利国 张桂娟 马 义 | 广东省教育厅 |
152 | B16-0-3-03 | 滋阴降火清胃法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广州市中医医院 徐 雯 刘孟渊 邱志文 丘梅清 | 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 |
153 | B16-0-3-04 | 消炎利胆制剂标准提高及工艺研究 |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廖志钟 叶耀良 宋春光 曹 伟 |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
154 | B17-0-3-01 | BeneHeart D6除颤监护仪 |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安 敏 周赛新 陈大兵 邵安岑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55 | B17-0-3-02 | 药学研究和临床检验中的毛细管电泳与微流控芯片新仪器新方法 | 中山大学 陈缵光 莫金垣 翟海云 杨秀娟 | 广东省卫生厅 |
156 | B18-0-3-01 | 广东科技统计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与决策应用 |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曾祥效 张金水 陈宇山 吕亮雯 |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
157 | B18-0-3-02 | 广东省产业发展专利信息综合应用服务平台建设 | 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广东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 魏庆华 马宪民 郑良生 袁有楼 | 广东省知识产权局 |
158 | B18-0-3-03 | 广州历史地图的研究与编绘 | 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蔡艳红 张 华 周志平 赵立芳 |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
159 | B18-0-3-04 | 航道班组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 | 广东省航道局 荀建群 胡森涛 黄祥光 杨三喜 | 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
160 | B18-0-3-05 | 广东云浮硫化工产业集群三维归核协同创新发展的实践 |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广东省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161 | B19-0-3-01 | 广州亚运会一体化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 广东省气象台 林良勋 余 勇 许永锞 冯业荣 | 广东省气象局 |
162 | B19-0-3-02 | 热带资料同化技术的业务应用开发 |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丁伟钰 万齐林 陈子通 张诚忠 | 广东省气象局 |
163 | B19-0-3-03 | 珠江三角洲光化学烟雾污染预报预警系统研究 |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 吴 兑 郑君瑜 邓雪娇 刘乙敏 | 广东省气象局 |
164 | B19-0-3-04 | 特大城市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体系及其在广州亚运中的应用 |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王少毅 梁桂雄 黄祖照 伦伟明 | 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
165 | B19-0-3-05 | 人工快速渗滤污水处理系统装置 | 深圳市深港产学研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杨小毛 钟佐燊 王 波 梅立永 | 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
166 | B19-0-3-06 | 炼油企业污水回用成套技术的开发与工业示范 |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苏州大学 程丽华 陈建军 曾 松 张钧正 | 广东省教育厅 |
167 | B20-0-3-01 | 煤炭梯级清洁利用技术及其应用 | 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武 桢 谢志平 李庆民 张永忠 | 顺德区经济促进局 |
168 | B20-0-3-02 | 新型大型蓄能式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 | 广东吉荣空调有限公司 曹 琳 胡文举 倪 龙 江辉民 | 揭阳市科学技术局 |
169 | B20-0-3-03 | 高亮节能型道路照明用氙气灯的研制 | 佛山市昌胜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宁勤胜 宁有华 陈开平 梁 胜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项目名称 佛山一环快速干线工程建设与管理创新实践
获奖单位 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佛山市交通运输局、华南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河海大学、中南大学、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佛山市交通运输工程质量监督站、佛山市公路桥梁工程监测站、中铁港航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为把佛山市建设成为“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佛山市政府决定织就“大路网”,构建"大交通”,以实现产业大提升,促进城市大发展。但相对落后的路网成为巨大掣肘,完善干线路网构建城市主骨架成为燃眉之急和必然抉择。
佛山一环以建成“工程质量优,生态环境好、交通功能强”的绩优工程为目标,通过科学规划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 提出了环城镇群快速干线道路“主辅路并行,与被交道路无缝对接”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公路和城市道路融为一体的综合道路交通体系,提出了超宽主辅路并行快速干线交通标志系统设计方法。
2. 攻克了复杂条件下路桥建造技术。形成了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建造成套技术,率先建成了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独塔多索面混合梁自锚式悬索桥;建立了软基信息化监控系统,研发了多种软基质量控制新方法,形成了岩溶区综合勘察、桩基隐患处理等一整套技术;首次大规模使用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路面材料,率先在国内引入路面质量监控体系;成功研制了自密实混凝土、抗酸雨侵蚀和大掺合料新型混凝土。
3.将低碳节能和绿道理论引入城镇群快速道路建设。首次提出“城市道路绿地系统生态价值核算体系”;率先大规模实施太阳能LED路灯节能环保技术,编制了广东省《太阳能道路照明LED路灯标准》。
4.构建了具有创新性的大型建设项目综合管理体系。提出了科学决策、高效管理、和谐组织、环境友好的管理理念,建立并有效实施了“工程指挥部+ 项目法人+ 项目管理咨询”的项目管理模式,研究提出了大型建设项目组织运行机制模型——业务流程、组织架构、沟通渠道与组织氛围模型及“4+1”质量管理模式和十个信息管理系统。
佛山一环经南海、禅城、顺德和三水四个区共14个镇街,全长99.2公里,双向14车道。一环的建设形成了珠三角西岸的交通枢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带来了交通、城市、产业的巨大变化,促进了广佛同城化、广佛肇经济圈、珠三角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有效推动了佛山的GDP在五年内连跨四个千亿元大关。
项目名称 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获奖单位 中山市小榄镇人民政府、中山市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山市小榄镇商会、中山市锁业协会、中山市半导体照明行业协会、中山市工业设计协会、中山市个体劳动者协会小榄办事处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小微企业面临技术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融资困难等一系列生存问题。中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自身力量较单薄,迫切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来为其提供检测、资讯、财务、设计等支持和帮助,从而开启了小榄镇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小榄镇通过构筑十大创新平台、健全三种创新机制、强化三类队伍建设等措施,为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构建了完善高效的专业镇科技服务体系。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行业组织为支撑,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参与,结构完整、功能齐全、运作有效的镇域协同创新服务体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质量检测、人才培训和企业融资等服务,将综合服务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
2.引领了专业镇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新模式。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整个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核心与枢纽,是以企业法人形式成立的服务组织。在运作模式上,小榄镇政府在平台建设前期适当介入,提供政策和资金等支持,然后下放平台建设权和管理权,在政府监管下将平台推向市场,实行绩效评价体系衡量平台运作成效。
3.率先在镇级实现科技与金融结合新模式。率先构建专业镇科技金融一站式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实施科技与金融结合示范工程、构筑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举措,为中山市乃至全省中小微企业科技金融结合工作提供了引领和示范。
4.探索了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借力专业镇中小微企业科技服务体系,确立了以“制造业服务化”作为加快专业镇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实现产业价值链由“以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实现产业布局从横向一体化向纵向一体化转型。
通过十三年建设,小榄镇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力地支撑了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企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小榄镇经济实力在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广东十强”中排名连续位居前十强;2011年,小榄镇人均产值与单位产出人均产值在广东省综合发展力前30名中十个代表性名镇对比排名第一。小榄镇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为我省的专业镇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项目名称 微孔与磁性配位聚合物研究
获奖单位 中山大学
完 成 人 陈小明 张杰鹏 郑彦臻等
十多年来配位聚合物研究一直处于国际化学与材料学科研究的前沿。本项目围绕功能配位聚合物的设计、控制合成和高功能无机化学等领域的难题,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建立了若干聚合物框架结构定向组装的新方法,制备了一系列结构新颖、具有多孔和磁性性质的新型配位聚合物,深入研究并总结了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在两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1.获得了一系列吸附、分离功能优异的微孔配位聚合物;深入系统地研究了柔性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功能关系,提出并验证了动力学柔性等重要的新概念;
2.制备并表征了多种具有特殊磁性,例如单链磁体、星状晶格和动态磁性等国际上罕见、甚至唯一的新型磁性配位聚合物。
本项目在SCI收录刊物上发表论文共54篇,其中在国际顶尖化学和材料科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德国应用化学》,《先进技术》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评论》发表论文共10篇。这些论文获得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和好评,被《科学》、《自然》及其子刊,以及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三大学科顶尖刊物等SCI他引累计超过2600次;其中10篇代表作累计被SCI他引1000多次,6篇各被SCI他引超过100次,8篇入选ESI高被引用论文。在国际性会议作大会和邀请报告18次。
项目名称 南海及邻近海域藻华形成演变过程机制与遥感监测方法
获奖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唐丹玲 施 平 林 珲等
认识南海生态环境过程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经济、加强海洋管理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实用价值。海洋藻华由浮游植物大量爆发引发,有害藻华也是重要的海洋灾害。本项目研究历时15 年,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1.首次提出“南海西部强风-上升流-藻华”形成演变的动力理论与概念模型,揭示季风与气候变化对藻华过程的调控机理,阐述南海常态藻华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论文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作为亮点论文专题评论。
2.率先研究海啸等海洋灾害的生态效应,揭示台风、海啸等引发的突发性藻华过程的三维结构与生消规律,阐明台风引发藻华对海洋初级生产过程的重要意义。
3.系统分析南海有害藻华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机理,提出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体系。
4.发展多种针对富营养、高叶绿素水体的遥感反演与空间数据挖掘,发展高分辨率数据获取与海量信息存取技术。
共发表期刊论文235 篇,SCI 收录107 篇,主要论文发表于JGR、GRL、MEPS等国际主流杂志。出版4 本专著和34 专著章节。主办第9 届全球海洋遥感大会等15 个国际大会和培训。培养70 多名硕博士,提升我国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国际地位。
项目名称 细菌外膜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获奖单位 中山大学等
完 成 人 彭宣宪 李 惠 彭 博 等
病原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家畜家禽和水产养殖业。抗生素耐药性和疫苗保护谱等问题,使我们不得不面临卷土而来和日益严重的细菌性疾病的威胁。
本项目主要聚焦于革兰阴性菌外膜蛋白对不利环境因素的反应特点和规律以及外膜蛋白多价保护原的研究。通过建立完整蛋白质组学研究支撑体系,系统开展了病原菌对多种不利环境反应过程的功能蛋白质组学,深入分析了重要差异蛋白质的新功能。从蛋白质组层面揭示了病原菌对外界环境因素反应的系列新机制,揭示了外膜蛋白保护原的多价特性。
项目通过发现外膜蛋白负调、双向调节和网络调节方式等机制,较好地回答了外膜蛋白如何应对不利环境条件变化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并由此创建了靶向抗体抑制耐药菌的新途径。同时发现了具有跨科属种交叉反应的多价保护原,较好地回答了外膜蛋白是否具有多价免疫保护原特性又一关键科学问题。
本项目10篇代表性论文的影响因子均大于5,被他人正面引用136次,其中有3篇被引用20次以上。论文先后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件,国家农业转基因安全证书2件。建立了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平台,并对外开放,先后有国内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前来培训学习。项目先后多次受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大会或分会特邀报告,在学术界产生了明显影响。
项目名称 克服ABC 药物转运泵介导的肿瘤多药抗药性的研究
获奖单位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完 成 人 符立梧 梁永钜 石 智等
多药抗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肿瘤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介导MDR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由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盒(ATP Binding Cassette ,ABC)转运泵,将抗癌药物泵出细胞外,使抗癌药物在肿瘤细胞中的积累减少,从而产生抗药性是介导MDR最常见的原因。本研究团队自199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克服MDR的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1.首次报道多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是ABC转运泵的底物,逆转MDR;同时ABC转运泵也能将TKIs外排,阐明TKIs耐药新机制。发现TKIs 能增强传统抗癌药物对肿瘤干细胞的杀灭作用。这为肿瘤化疗提供新思路。
2.发现Sildenafil(西地那非)、FG020326(咪唑类衍合物)等具有强的体内外逆转MDR作用且对抗癌药物血药动力学无影响,为第三代MDR逆转剂,具有开发前景。
3.首次以siRNA技术沉默mdr1基因进行体内外逆转由ABCB1介导的MDR的研究,发现沉默mdr1基因能体内外增强MDR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为克服MDR提供新思路。
4、发现天然来源的化合物AMAD(姜黄素衍生物)、Bullatacin(泡番荔枝辛)、Secalonic acid D(黑麦酮酸D)等不仅对敏感细胞有效,而且对多种ABC转运泵介导的MDR细胞也具有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团队共发表142篇论文,其中包括Cancer Res 《癌症研究》(5篇)、Mol Med《分子医学》、Cell Cycle《细胞周期》、Eur J Cancer 《欧洲癌症杂志》(2篇)、Mol Pharm 《分子药学》(2篇)、Mol Pharmacol《分子药理学》、Mol Cancer Ther《分子癌症治疗》、Brith J Pharmacol《英国药理学杂志》、Biochem Pharmacol《生化药理学》(4篇)等SCI论文73篇。获得专利6项。
项目名称 金属功能材料的多相多尺度结构与性能调控的基础研究
获奖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
完 成 人 朱 敏 欧阳柳章 王 辉等
发展简捷高效纳-微多相多尺度结构材料制备技术,认识纳-微多相多尺度结构与材料性能关系并实现材料性能的有效提升,是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本项目以储氢合金、锂离子电池负极合金、Al基轴瓦合金、多孔形状记忆合金等在新能源和节能降耗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材料为对象,针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该成果的主要发现点有:
1.发明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辅助球磨、纳米限域等方法,在Al基互不溶体系、储氢合金、多孔NiTi记忆合金等材料中实现多相多尺度结构调控;
2.在Mg、Li、Na等金属基储氢合金中揭示了原位纳米复合结构催化、纳米复合相协同作用、纳米限域等提高储氢材料性能的机理,创制了高性能Mg-RE-TM储氢合金;
3.在Sn基、Al基互不溶系中揭示了多相纳-微分布促进锂离子扩散和应力缓释的协同作用机制,创制了高性能的Sn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揭示了互不溶体系纳米晶过饱和固溶体的强度与固溶度的关系,发现并解释了固溶软化现象;研究了Al基互不溶系的多相多尺度结构与其性能的关系,创制了具有双相双尺度结构的高性能Al基轴瓦合金。
该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80余篇,他人正面引用1100余次(其中ISI引用8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
项目名称 荔枝高效安全生产理论与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化应用
获奖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等
完 成 人 李建国 陈维信 陈厚彬等
荔枝生产中的“成花难、保果难、保鲜难”三大技术难题严重制约了荔枝产业的发展。本项目历时20多年,在荔枝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一批开创性成果,为我国荔枝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引领了荔枝产业的发展方向,并为我国果业发展的产学研结合模式作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提出了荔枝花芽分化阶段转变学说;系统地阐明螺旋环剥和花穗修剪提高坐果的原理;揭示了果实品质形成、发育与调控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发现花色素苷降解酶和采前炭疽病菌潜伏侵染是采后品质劣变的重要原因等。
2.研发和集成了以“促花、保果和保鲜”为核心的采前与采后技术相配套的五项关键技术,解决了长期制约荔枝产业发展的“成花难、保果难、保鲜难”三大技术难题。
3.创建了以“理论研究来源于生产,研究成果应用于生产并进一步促进生产发展,采前采后技术全程应用”为鲜明特点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西丽模式”。
本项目本成果已在我国南方四大荔枝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使荔枝从过去的“富贵果”成为当今普通百姓消费得起的“大众果”。近三年推广应用面积100.4万公顷,新增利润24.24亿元,节支33.42亿元。
项目名称 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获奖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钟旭华 黄农荣 胡学应等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是高产的“两条腿”。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我国水稻栽培上出现了氮肥过量施用、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无效分蘖多、成穗率低、攻高产易倒伏,以及病虫害多、农药用量大等突出问题。
项目研究以优化施肥为重点,以群体调控为手段。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创立了水稻茎蘖动态新模型,提出了“先控后保”的群体调控新理论,无效分蘖大幅减少,成穗率显著提高。研究提出了控肥增效技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突破了控苗、控病虫和抗倒的关键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水稻高产栽培的“控苗难、病虫多、易倒伏”等技术难题。创立了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体系,实现了高产、高效、环保和易操作的协调统一。
该技术节省氮肥20%,增产10%以上,抗倒性强,病虫害减轻。在广东、广西、江西、海南、浙江5省(自治区)累计应用4600多万亩,增产稻谷14.5亿公斤,增收节支51.4亿元,减少氮肥损失5.5万吨,大大减轻了面源污染,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稻种植技术的升级换代。
项目名称 国际马术比赛进出境参赛马检疫政策与技术研究
获奖单位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完 成 人 李延辉 黄冠胜 黄伟明等
中国内地一直无法举办国际马术比赛,2008年广东检验检疫局开始启动本项目,致力于攻克赛马进出境检疫难题。通过几年的努力,克服了缺少符合国际要求的隔离检疫设施、参赛马检疫标准及专业技术队伍,国内疫情复杂使中国马匹无法出口以及部分参赛国家和地区动物疫情不透明等技术难题,取得如下成果:
首创基于无疫区的区域化参赛马出入境检疫模式;创立了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上的多个国家或地区参赛马境外集中隔离检疫和参赛马入境后的分类隔离检疫监管模式;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国际认可的马匹检疫卫生要求,使我国的出口马匹检疫要求达到与欧盟、日韩等发达国家同等水平;制定了国内首个国际赛马检疫标准和操作程序;建立了便捷安全的口岸联检通关模式;构建了由国内外相关实验室检测技术和信息支持的马病检测网络;组建了国内第一支达到国际水平的马匹检疫专业团队。
项目成果在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中得到了成功应用,经济效益明显:亚运马术比赛及场馆赛后利用项目香港马会直接投资超过30亿,每年维护支出2.31亿元,将极大拉动当地GDP的增长,推动马术相关产业及旅游产业、休闲经济的发展。社会影响广泛:开创内地举办国际马术赛事的先河,结束了我国内地马属动物不能出口的历史,使中国动物检疫体系及水平得到国际认可,推动了我国畜牧业和马术运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落实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的CEPA协议,促进亚运场馆赛后利用及地方经济健康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名称 凡纳滨对虾良种选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获奖单位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胡超群 张吕平 任春华等
凡纳滨对虾(俗称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由于凡纳滨对虾原产于南美洲,我国引进和培育的均是人工繁育养殖群体,易产生遗传衰退,现已出现生长速度减慢、淡化养殖成活率低、规格参差不齐等典型的种质衰退现象,导致我国优质亲虾每年都要依赖大量进口。因此,良种选育是关系到我国养殖成败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项目研究取得成果如下:
1.创立了家系配套杂交育种和制种核心技术,发现并利用了可遗传的淡水耐受性状,选育出 “中科1号”新品种,获得国家水产新品种权。该新品种在生长速度、淡水耐受力和整齐度上具有显著优势。
2.发明了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病原快速检测技术及试剂盒、配套的亲虾培育饲料及水质调控关键设施和物理标签等,解决了育种材料的保持、选留与淘汰以及饲料营养影响性状正常表达和育种过程中长期保持水质稳定的关键技术难题。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6项。
近3年,本项目直接新增产值69.6亿元,新增利税5.4亿元,节支2.2亿元。推广良种虾苗1049亿尾,无节幼体2350亿尾,新型饲料65.5万吨,推广养殖面积134.5万亩,实现社会效益270亿元。
项目名称 食药用菌工厂化生产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
获奖单位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吴清平 杨小兵 李森柱等
我国是全球食药用菌生产大国,但仍存在产品附加值低,能耗成本高,深加工产品主要活性成分结构和功能不清晰阻碍市场拓展,以及生产中发现较严重的新污染源问题,为此本项目研究发明了如下新技术。
1.首次构建了涵盖非洲和西藏等地的种质资源库;建立起细胞评价模型和实时栽培监控技术,选育出33株良种,以及4株高活性成分野生灵芝。
2.发明了高温品种选育和高低温品种优化配置的食药用菌工厂化现代节能生产新技术,推广应用后总体节能27%。
3.首次发现并分离出有明显降血糖、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的蕈菌活性物质;发明了新法提取和酶解等精深加工技术,开发出20多款功能保健、健康营养和风味基料产品。
4.针对大规模调查中新发现食源性致病菌严重污染的情况,发明了有害微生物分子辨认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技术,摸索出污染源和研制出控制新技术,制定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较好解决了产业的重大食品安全威胁。
本项目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4件、授权实用新型2件,推广到近百家食药用菌生产企业,创新解决了产业发展中问题,显著提升了产业现代化水平。据推广单位统计,新增利润5.8亿元,新增税收3.6亿元,创汇1458万美元。
项目名称 南海主要经济海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获奖单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李来好 杨贤庆 戚 勃等
我国是世界海藻养殖大国之一,但海藻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单一已严重制约了海藻产业的发展。为突破海藻加工技术瓶颈,项目组自2002年起开展了本项目的研究,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发明海藻膳食纤维制备与活化技术,解决了膳食纤维功能活性指标低的难题;
2.发明海藻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突破非直接食用海藻的食用化加工技术难题;
3.发明生化级琼胶糖制备技术,突破了琼胶糖凝胶成像清晰度低等分离、纯化技术难题;
4.创新了琼胶常温碱法、机械自动凝胶提取新工艺,解决了琼胶提取过程的机械连续、高效生产技术难题;
5.创新了海藻寡糖无磷保水剂制备与应用技术,攻克了冷冻水产品磷酸盐保水剂的替用难题;
6.创新了海藻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技术,解决了海藻废渣、废液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技术难题。
本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制定技术标准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研究论文54篇。项目成果在广东、广西、海南、山东等沿海地区100多家海藻加工、冷冻水产品加工、食品加工等生产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名称 桑树资源功能物质研究与食药用开发
获奖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廖森泰 肖更生 邹宇晓等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桑树不但能养蚕,它还有丰富的营养和活性物质,是一种良好的药食兼用的植物材料。迄今探明,我国的桑树有15个种4个变种,是目前世界上桑种分布最多的国家。要进行桑树的药食用途开发,必须要有加工专用的桑树品种,因此,系统开展不同品种的加工特性、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研究,建立桑树主要活性成分数据库,筛选优势专用品种,对于促进桑树多元化开发,提高蚕桑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该成果对我国代表性桑树品种的叶、枝和果的营养与功能物质进行了系统评价,构建了相关数据库,筛选出一批功能物质含量高的优势桑品种,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率先提出桑树食药用品种选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细胞分子水平和动物整体水平上系统评价了桑树资源主要功能物质的保健作用及机理,为桑树资源食药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集成超声、微波和膜浓缩等现代低温提取浓缩工艺,建立了桑树资源主要功能物质的高效制备技术,开发出系列功能食品基料及食品,并制定了产品的企业标准;开展桑树GAP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并建立了符合GAP标准桑树种植示范基地。
该成果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37篇,出版专著2部。相关技术在 21家企业进行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近5亿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名称 高值化糖品绿色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
获奖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等
完 成 人 于淑娟 扶 雄 曾新安等
该项目针对制糖行业废水和CO2排放量大、产品含硫量高、附加值低、糖料中活性物质没有充分利用等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解决了甘蔗活性成分与蔗糖共结晶困难,烟道气CO2浓度低和澄清效果差,糖浆离子交换精制废液量大和处理成本高等关键技术问题。该项目成果包括:
1.发明了采用甘蔗多酚、中性糖以及黄酮类活性成分与蔗糖共结晶制备低升糖指数(LowGI)蔗糖的新方法。为生产糖尿病人的特色食品提供了食品基料。
2.提出了超声强化膜分离制备食用安全焦糖色素的新思路。制备食用安全糖蜜焦糖色素。
3. 发明了一种用导体透氧膜提高烟气CO2浓度至20%的方法,研制了适合低浓度CO2的脉冲式强化饱充技术,CO2利用率提高25%,减少CO2排放70%。
4. 发明了一种利用离子力和络合力协同作用的树脂再生新方法,提高树脂效率1倍以上,树脂洗脱废水100%回收利用。
项目成果已在广东、新疆、印尼和台湾等境内外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得到成功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相关技术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9项;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EI收录论文22篇;培养博士硕士28名。
项目名称 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获奖单位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海门电厂等
完 成 人 陈世和 孙叶柱 潘凤萍等
机组自启停控制技术引领了电厂自动化的发展趋势,是电厂自动化技术的里程碑。机组自启停控制系统(APS)可以使机组按照最优规划模式进行设备启停和控制,简化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减少了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也缩短了机组启停时间,提高了机组经济效益。项目针对1000MW机组的控制特点,开展超超临界机组自启停控制技术研究。
1.提出了适应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特性的完整APS体系和架构,解决了超超临界机组启停过程复杂、无法实现启停过程自动控制的难题;
2.开发出百万千瓦机组自启停全程优化控制技术,解决了超超临界机组特性复杂,可控性差,无法实现全程自动控制的难题;
3.提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锅炉自启停特殊过程的控制策略,解决了超超临界机组一些特殊过程的强非线性、无法实现自动控制的难题。
本成果通过缩短机组启动和停运时间及全程控制优化,降低了发电煤耗和厂用电率,已累计为发电企业增收节支超亿元。项目研究成果已成功推广应用于沙角C电厂1~3号机组,海门电厂3~4号机组等10多台机组中,效果显著。项目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每年超过十亿元。
项目名称 大电网设备智能化广域监测诊断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奖单位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
完 成 人 钟 清 王红斌 谢善益等
电网是由变电设备和输电设备组成的,电网的安全运行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起着基础性作用。本项目通过研究并利用电网设备的远程监测与智能诊断技术,致力于建设大电网设备的“智能监控中心”,时刻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
项目从在线监测技术研究与大规模集成、电力设备多源信息一体化融合、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与诊断、变电设备智能诊断与风险预警四大方面开展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大电网设备智能监测诊断中心,监测范围已全面覆盖广东省21个地市供电局。将在线监测装置安装于变电站内或输电线路上,24小时监测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能够最及时地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研发的综合处理单元,将数量众多的各类在线监测装置统一接入“智能监控中心”。智能监控中心可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智能诊断设备健康状况,科学制定设备维护策略。
通过研发智能监测终端产品、节约电网投资成本、降低设备故障损失、减少人力物力支出,截至目前,项目共创造了经济效益12.7亿元。项目成果已在国内、外35家企业应用,相关技术标准与装置产品已推广应用至全国多个省份。
项目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预防、控制及信息平台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获奖单位 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等
完 成 人 刘光武 吕培印 罗凤霞等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呈现规模大、增速快等特点。然而,由于起步晚、技术人员缺乏、经验不足、信息化程度不高,我国轨道交通工程安全技术和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加之工程大多在地下施工,点多、线长、面广,地质环境条件复杂,风险因素多、控制链长,安全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自2005年开始,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通过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预防与控制理论、方法和信息化技术,形成了安全风险分类分级标准,发掘了工程施工与地质风险、环境风险相互影响机理,建立了安全风险隐患挖掘模型,构造了盾构施工安全状态预判预警方法,研发了隧道内恶劣电磁环境下监测数据抗干扰传输技术,创建了智能化的安全风险预防与控制信息平台。
项目成果被我国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和指南采用,获得了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软件著作权7件,发表专业技术论文40多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安全风险预防与控制技术的突破,促进了行业科技进步。
项目成果已在我国10个城市、18条轨道交通新建线路中得到推广应用,在预防和控制风险事件、减少经济损失、保障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由高危变为可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项目名称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成套设备
获奖单位 高新现代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完 成 人 李 龙 胡宇舟 胡剑峰等
自动售检票系统及终端设备(简称AFC系统),长久以来一直依赖进口,造价昂贵、运营费用高,而且国外企业的关键技术不公开,造成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困难,备品备件不足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该项目组成功开发出国内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结束了国外产品长达十多年的垄断地位。该系统具有以下创新点:
1.国际范围内首次在IC卡应用系统中实现兼容智能卡国际标准ISO 14443 TYPEA/B非接触IC 卡和SONY FELICA的大规模应用;
2.国内首次在轨道交通内实现手机移动支付大规模应用,实现符合银行金融IC卡标准
3.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采用ARM9体系的可兼容可读写器,实现AFC 系统核心部件的国产化。
该系统的使用外国厂商的竞价较过去下降了三分之一,大大降低了国内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投资成本。同时为我国AFC 行业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专家,为社会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
项目名称 基于移动终端可广泛易嵌入微浏览器——UCWEB
获奖单位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等
完 成 人 何小鹏 梁 捷 俞永福 等
手机浏览器作为手机上网的"第一入口",是移动互联网产业最重要的基础软件平台。然而,要在多达数千种的手机上同时实现网页浏览、搜索、电子商务等功能和服务,传统的手机浏览器技术面临终端适配复杂、排版效果差、网络适配难等一系列难题。本项目通过多年的研发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1.首次提出了基于"客户端-服务器"混合计算架构的移动终端浏览器技术方案。
2.研发了移动终端自动适配技术,完成对手机终端、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多种移动终端及其所涉及的多操作系统、多屏幕类型、多网络环境的自动适配,实现多平台合一、多屏合一和多网合一。
3.建设了互联网应用和服务支持平台,突破移动安全支付技术、智能浏览技术、富媒体技术等全球技术难关。
4.研发了数据压缩和加速技术,减少了80%的数据流量。
5.掌握了手机浏览器内核的完整研发能力,发布了国内首款基于自有内核的微浏览器产品,跻身国际自有内核浏览器阵营。
本项目取得软件著作权66项,获授权专利37项。项目成果浏览器已实现自动适配10大操作系统的3000多款手机终端和其它移动终端,用户数超过4亿(海外用户6000万),每月网页访问量1600亿次,上述几项指标均位列全球第一。项目2007-2011年收入总计4.54亿元,新增利润总计5,668万元,新增税收共计2,144万元。
项目名称 锂离子电池凝胶聚合物隔膜及功能电解质的设计与制备技术
获奖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等
完 成 人 李伟善 廖友好 许梦清等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已在信息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锂离子电池存在安全性差和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制约着其作为大型电池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本项目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存在的问题,提出凝胶聚合物隔膜及功能电解质的解决方案。
项目开展了聚合物设计与合成、凝胶聚合物隔膜制备、无机纳米材料掺杂、电极\电解质界面膜构筑以及功能电解质添加剂设计与优选等技术内容的研究,开发出新型的隔膜和电解质制备和应用技术,突破了锂离子电池面临的高性能与低安全和高成本矛盾的技术难题;提出以改性无纺布为支撑体、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合物为凝胶基质,通过聚合物分子结构及隔膜形成工艺条件的控制,获得了高稳定性、高离子电导率和低成本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和应用新方法;基于对电极/电解质界面性质研究,提出通过构建正负极界面膜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新措施;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开发出新型的锂盐、电解质稳定剂、防过充和阻燃添加剂等电解质功能组分。该项研究获授权9件;发表SCI论文30篇。
项目技术能够实现锂离子电池比能量、安全性及低成本的突破,推动锂离子电池的技术进步,促进新能源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的发展。项目技术已在10多家企业得到应用。
项目名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与人群防治研究
获奖单位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
完 成 人 冉丕鑫 钟南山 郑劲平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民众身体健康的疾病,呼吸疾病(主要是COPD)分列我国农村和城市人口死因中第三、四位;世界卫生组织预测COPD的病残率将从1990年的第12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5位。但至上世纪90年代,有关我国COPD流行与患病情况并不明了,而且缺乏适合国情的干预措施和有效的药物。
本成果对我国的流行病学、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和综合防治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准确阐述了我国COPD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直接证明生物燃料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揭示了腺病毒非显性感染导致氧化抗氧化失衡是具有呼吸道感染史者成年后易罹患COPD的重要原因;发现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在COPD发病的氧化与抗氧化失衡中发挥关键作用,发现硫氢基化合物——羧甲司坦不仅具有减少COPD急性发作的作用,其医疗费用只有国际标准治疗费用的约15%;证实了茶碱对COPD的治疗作用;发现细菌提取物能够减少COPD急性发作次数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建立了适合第三世界国家的社区与基层COPD初筛和综合防治的模式。
关于我国COPD发病情况的阐述为政府制定防治COPD的政策和制定行业的防治规范提供依据;建立的COPD综合防治模式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疾病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羧甲司坦和茶碱的研究结果不仅减少患者急性发作次数,还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别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人群。该研究成果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名称 慢性肾脏病进展的机制与防治研究
获奖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等
完 成 人 侯凡凡 周秋根 程永现等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我国CKD患病人数达1亿。CKD进展至肾衰竭所依赖的昂贵的肾替代治疗,以及CKD患者高发的致死、致残性心血管疾病(CVD)是影响CKD后果的主要因素。本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和转化医学研究,取得下列主要成果:
1.证实蛋白质氧化产物是促进CKD进展的致病分子及其作用机制,证实Wnt/β-catenin活化是介导肾纤维化的重要信号途径,揭示了CKD进展的新致病分子和新机制,为防治CKD提供了新靶标。
2.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证实,根据尿蛋白排泄率逐步增加RAS阻断剂剂量能使伴有蛋白尿的CKD患者进展至ESRD的风险降低50%,为延缓CKD进展提供了临床新策略。
3.通过流行病学研究揭示了我国CKD并发CVD的疾病特点,建立了迄今国内唯一的透析人群CVD资料库。阐明了蛋白质氧化产物等CKD代谢毒素加速CVD进展的分子基础,为防治CKD 的CVD 提供了依据。
4.从传统中药中筛选提取了具有延缓CKD进展和防治CKD 加速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新化合物,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 项。
项目发表SCI 论文48 篇(IF 4 以上14 篇,8 以上6 篇)。11 次受邀在国际会议作大会或专题报告。研究成果被载入美国肾脏病医师继续教育课程(NephSAP)和《肾脏病与高血压治疗》。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成果在全国26省、4个直辖市的84家医院应用,改善了我国CKD患者的预后,为推进CKDF防治与研究发展作出了贡献。
项目名称 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模式的建立与推广
获奖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完 成 人 吴一龙 莫树锦 周 清等
肺癌是我国的恶性肿瘤死亡首因,每年新发病例超过50万,患者5年生存率仅10%左,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诊治的关键技术。本项目以靶向治疗技术为切入点,经过约10年的研究,形成了有效的“个体化”靶向治疗体系,主要在以下几个研究重点方面实现了原始创新。
1.提出和确证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肺癌“个体化”靶向治疗的新模式,创新性地应用富集患者的研究方法,首次根据基因突变状态进行靶向治疗,使患者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减低了56%和84%,系列成果发表于国际高级别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柳叶刀肿瘤学》。
2.明确了我国肺癌患者EGFR突变频率为30.04%。建立了突变检测方法,指导我国靶向治疗达6000多例患者。
3.创新性提出了EGFR突变丰度和肺癌异质性引起靶向治疗的混合疗效等新概念,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4.首次确立了我国非小细胞肺癌和肺腺癌的驱动基因谱,创新性地根据肺癌组织学类型和吸烟状态将肺癌分成4种驱动基因谱完全不同的亚型,系统性地奠定了未来我国肺癌个体化分子靶向治疗的基础。
5.规范建立了拥有7000例肺癌组织的单病种标本库,奠定了我国新药研发的材料基础。
相关成果成为欧美和我国肺癌指南的关键性高级别依据,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挽救或延长了广大肺癌患者的生命。
项目名称 晶状体病的手术关键技术改进和发病机理的研究
获奖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完 成 人 刘奕志 陈伟蓉 郑丹莹等
晶状体病是全球首位的致盲性眼病,约占我国盲人总数的50%,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然而,晶状体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传统手术治疗模式存在较多的局限。项目组对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关键技术和发病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取得了革新性成果,实现了两个“转变”:
1.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性手术向屈光性手术时代的转变:研发并率先开展扭动模式乳化技术,已成为目前全球主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首创旋转核吸除术式;提出“有效的最小超声乳化手术切口”的理念;解除囊袋稳定性对手术的制约,拓展了手术适应症;探索新型人工晶状体的手术应用等。
2.晶状体病的治疗从单一的手术治疗向综合防治模式的转变:首创晶状体再生模型;揭示了致病基因的新突变位点和蛋白酶体的氧化损伤通路的“内因”,以及血-眼屏障等作用靶点引起并发性白内障的“外因”。
本成果共发表论著113篇(SCI40篇),出版专著2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并已被编入多部国际著名眼科学教材。项目组成员受邀在国内外会议做专题报告及手术演示100多次,并被定为白内障专业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在全国推广。目前,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医疗机构(包括所有211院校附属医院)进行推广应用,提高了晶状体病的综合防治水平,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目名称 体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序列化治疗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获奖单位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完 成 人 李 勤 余文林 肖 强等
体表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极为常见,大多数病灶发生在头面颈等外露部位,不仅影响美观,还造成视力、呼吸及进食等功能障碍,以及不容忽视的心理和社交障碍,重症者常因压迫或阻塞呼吸道而危及生命。目前国内对该类疾病的诊治混乱,误诊误治严重,美容不成反毁容的事件时有发生。体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序列化、规范化治疗是医学界面对的难题与挑战。本项目针对黄种人皮肤血管性疾病特点开展了基础研究:
明确了病变的吸收光谱学和色度学特征及演变规律,制定了量化的疗效判断标准,明确了病变血管的三维重建特征和失神经分布状况;在国内率先开展并优化了黄种人的激光治疗方案;建立了以激光治疗为主的8种联合治疗方案,明确了各方案的适应症;针对深层病变以及既往不当治疗造成的并发症,分别建立并优化了以硬化\介入为主和以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制定了根据疾病进行分期分型的序列化治疗原则和规范化治疗流程。
16年来治疗血管瘤和各类血管畸形患者近五万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发表论文54篇,出版系列专著3部。举办全国性培训班及学术会议7次,培养研究生14名,进修医生300余人。在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的130多家医院推广应用,创收5710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目名称 膀胱癌微创诊疗技术的研发、应用与推广
获奖单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完 成 人 黄 健 林天歆 许可慰等
膀胱癌是泌尿男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5年复发率高达24-84%,原有的膀胱癌诊疗方法创伤性大、并发症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本项目通过微创诊疗技术研发、应用及推广,提高了膀胱癌的诊治水平,取得以下成果:
1.建立一系列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原位新膀胱手术方法, 包括男性及女性保留性功能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及良好的肿瘤根治效果。
2.开展了单孔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自主研发一种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单孔多通道手套套管及各种手术器械,建立并改良了手术操作技巧,使各种单孔泌尿外科手术在国内迅速推广,大大提高我国单孔腹腔镜水平。
3.研制了膀胱尿道吻合器, 用于解决腹腔镜手术的技术难题。
4.发明了以吡柔比星为光敏剂的荧光膀胱镜技术,明显提高了膀胱癌的早期诊断率。
5.发现了特异性、敏感性高的miRNA尿肿瘤标记物,为建立膀胱癌无创诊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外大力推广膀胱癌微创诊疗技术,提高了我国泌尿外科的微创诊治整体水平,扩大了国际影响。通过编写教材、标准手术录像光盘、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全国各省培养一大批微创技术骨干,协助六十余家三甲医院开展了这类新技术,在国际会议上报告并现场演示手术。
项目名称 防治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方药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
获奖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等
完 成 人 郭 姣 荣向路 贝伟剑等
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高,危害大。中医药具有综合治疗的特色和优势,但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清的弊端限制了此优势发挥。项目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中医药防治糖脂代谢紊乱疾病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1.首次提出“以肝为枢,调脂化浊”代谢性疾病防治新理论、“社会生活方式变化—机体功能情绪变化—肝失枢用—糖脂代谢紊乱”发病新模式和“调肝启枢,补肾健脾、祛瘀化痰、凉血解毒”的临床治疗新策略;从胰岛素抵抗、血管功能角度阐释了创新理论对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整体观和多靶点认识的科学内涵。
2.首次发现脂肪组织、AT1信号通路在胰岛素抵抗发生中依赖与非依赖的双重特性,及血管钙化是高血脂诱发动脉粥样硬化一个新途径,丰富发展了该类疾病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体系,拓展了防治思路。
3.产生复方、有效部位组方、有效成分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备选新药,系统研究了代表方药多途径调节糖脂代谢机制和物质基础。
4.首次发现其调脂、降糖、抗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脂肪肝、抗骨质疏松等综合疗效,及多靶点调节脂质合成、转化、转运、分解、排泄的作用机制;分析鉴定出主要化合物及血清中主要药源性成分,解决了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不清的问题,克服了化学药物肝肾损害、停药反跳等毒副作用。
成果系统构建了中医药防治代谢性疾病研究平台,已被多家单位应用,辐射和引领作用明显。
项目名称 岭南特色中药化橘红谱效学质量控制新模式研究及应用
获奖单位 中山大学
完 成 人 苏薇薇 李沛波 王永刚等
中药是典型的复杂体系,具有多组分与多作用靶点的特点。现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是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来确定真伪,以一个或几个成分的定量来评价其优劣,质量控制指标与药效间的关联度不明确;近年来兴起的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技术,存在着与药效相脱节的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和应用。指纹图谱反映出的信息必须与药效相对应,或者说必须与药效有高度的关联性,这正是本研究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首次提出了化橘红谱效学质量控制新模式,采用灰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方法,阐明指纹图谱各特征峰对药效的贡献,使色谱指纹特征与药效研究相结合,建立了基于谱效结合的化橘红质量控制标准;首次阐明了化橘红的药效物质基础。本研究弥补了当前中药指纹图谱与药效相脱节的缺陷,符合中药质量控制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提高了中药的质量控制水平,能够真正与国际接轨,为中药国际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为其他中药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示范。
该项成果推动了化橘红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山区和革命老区60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技术已被几家药业公司应用,在中药材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项目名称 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研究与应用
获奖单位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完 成 人 任 海 简曙光 陈红锋等
中国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但面临着分布区域萎缩、生境恶化、资源锐减、部分物种濒危程度加剧等严峻形势。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的种类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水平。本课题组通过8年的多科学攻关,取得你以为下成果:
1.系统开展了28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生态生物学研究及繁殖技术攻关,发现它们在人为干扰及气候变化下种群在缩小,其遗传多样性普遍较低,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繁殖障碍;
2.发现护理植物苔藓与目标植物报春苣苔的正相互作用是其成功回归的机理;通过虎颜花的成功易地回归证明在气候变化时人类可以帮助珍稀濒危植物迁移/定居;发现水椰的遗传多样性极低并且不可能将其成功回归到历史分布区。
3.率先建立了利用生物技术+野生生境+种间关系恢复的集成方法进行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新技术。极大地扩大了这些极小野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了灭绝风险。
4.提出了选取适当的珍稀植物,进行基础研究和繁殖技术攻关,再进行野外回归和市场化生产,实现其有效保护,同时通过区域生态规划及国家战略咨询,推动整个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回归工作的模式,在全球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和利用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课题组完成2份国家珍稀植物保护的咨询报告。为我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有1篇论文被保护生物学核心期刊《生物保护》进行了评述,整体成果在环境类知名刊物《我类环境杂志》上作了报道。
项目名称 城市生活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及装备
获奖单位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等
完 成 人 周顺桂 莫测辉 曾思坚等
截止2011年底,我国污泥年产生量达3000万吨(以含水率80%计),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递增,但污泥安全处置率不足20%,城市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问题已成为“十二五”环保产业的重中之重。
该项目针对我国污泥处理工艺设备落后、技术模式单一、二次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研发了生物化学调理、保氮固碳、重金属原位钝化等污泥安全利用预处理与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发明了污泥生物制肥、生物炭化、生物发电等资源化技术;开发出污泥生物有机铁肥、土壤调理剂、轻型营养栽培基质、生物炭肥及生物电能等高附加值的绿色环保产品;自主研发了生物肥成套装备、生物炭化装置以及盘管式微生物燃料电池堆系统,实现了城市污泥资源化技术、工艺、装备的集成与耦合。
项目技术通过示范与推广,目前已形成了集“关键技术-成套装备-绿色产品-运营服务”于一体的污泥循环利用产业链。生物肥成套装备与新工艺已推广至广东、湖南、江苏、新疆等8 个省区以及马来西亚、印尼、孟加拉等国的31家企业,开发的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及生物炭等高值化产品累计推广面积达500万亩。近三年,应用该项技术累计处理城市污泥超过100万吨,减少和替代化肥用量约5万吨,减排温室气体约95万吨,累计经济效益达25亿元。项目发表论文77 篇,其中SCI/EI收录5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