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研究成果

2016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目录宣传简介


发布时间:2018-05-24 17:00:33 来源:

201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目录
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推荐单位
1吴硕贤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教育厅
2刘奕志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项目名称完成单位完成人推荐单位
特等奖(共1项)
1B18-特-01东莞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东莞市横沥镇人民政府
上海交通大学
东莞理工学院
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东省机械模具科技促进协会
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东莞市机械模具产业协会
东莞台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创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正茂精机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一等奖(共28项)
1A01-1-01功能薄膜的物性与机理研究中山大学包定华  李树玮  杨国伟  吴曙翔  陈心满  张洪宾  胡  伟  秦  霓  周  洪  阮凯斌广东省教育厅
2A02-1-01超高压下矿物的变化特征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陈  鸣  谢先德  肖万生  谭大勇  王德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3A03-1-01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群落稳定性与土壤固碳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周国逸  莫江明  张德强  刘菊秀  鲁显楷  张  炜  黄文娟  刘  蕾  方  华  唐旭利  张倩媚  李跃林  刘世忠  褚国伟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4A04-1-01抗抑郁新靶点和新手段的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高天明  朱心红  曹  雄  陈永君  严华成  陈  明  毕琳琳  李树基  孙丽荣  方莹莹  李晓文  李亮萍  张  猛  王  倩  王  珏广东省教育厅
5A05-1-01脑信号分析算法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清华大学
李远清  吴  畏  龙锦益  高小榕  潘家辉  余天佑  俞祝良  顾正晖广东省教育厅
6A06-1-01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改性及其催化应用基础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李映伟  李  忠  傅志勇  肖  静  刘宏利  马德运  袁碧贞  尹标林广东省教育厅
7B011-1-01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周少川  李  宏  黄道强  朱小源  卢德城  李康活  周德贵  司徒志谋 赖穗春  王重荣  陈  深  胡学应  王志东  吴基党  裴树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8B011-1-02水稻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创新与新品种创制应用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  王  慧  郭  涛  刘永柱  肖武名  张建国  陈  淳  梁克勤  唐湘如  黄翠红  罗文龙  周丹华  黄  明  王加峰  陈立凯广东省教育厅
9B012-1-01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棕榈生态城镇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
湛江市神州木兰园林有限公司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邢福武  王发国  陈红锋  赵强民  刘德荣  秦新生  朱开甫  易绮斐  郑希龙  刘东明  张荣京  付  琳  杜林峰  赵珊珊  木  楠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10B021-1-01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华南农业大学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天津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廖  明  亓文宝  蒋桃珍  焦培荣  冯忠泽  张建民  袁子国  梁昭平  李旭东  罗开健  吴  涛  宁章勇  贾伟新  徐成刚  任  涛广东省教育厅
11C03-1-01SSF超快过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仪深圳大学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李景镇  龚向东  惠  彬  肖  川  孙凤山  刘宁文广东省教育厅
12B03-1-01高白度日用玻璃陶瓷制品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广东健诚高科玻璃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潮州市陶瓷行业协会
詹建怀  彭  诚  詹奕纯  黄振豪  蔡键烯  张存浩  蔡彦英  章培彬  柳茂春  王少华  吕  明  江湘辉  蔡佳才  陈荣光  谢树煌潮州市科学技术局
13B03-1-02中草药活性多糖快速筛选、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广州中医药大学
西北大学
马忠华  赵谋明  丁  侃  周  联  王仲孚  秦垂新  姚松君  游丽君  唐  健  林恋竹  李  捷  李德灵  马方励  黄生权  胡明华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14B05-1-01新型小型化多系统共用基站电调天线系统产品及关键技术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卜斌龙  薛锋章  刘培涛  龚书喜  彭木根  孙善球  赖展军  段红彬  刘  英  傅德民  李  勇  游建军  陈礼涛  马泽峰  王  强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5B06-1-01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产业化项目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6B07-1-01分布式海量云存储平台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屠要峰  高  洪  韩银俊  黄震江  郭  斌  张家明  甘玉玺  王兆政  范建明  刘  洋  林  健  李丽彬  黄升旗  朱  鹏  郑跃杰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7B08-1-01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吴平平  陆  军  李光远  马振军  陈  峰  张静波  邓达紘  刘会涛  兰秀国  张帅君  于亚勇  李国庆  陈刚强  万丽娟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18C08-1-01面向电子装备点位操作的高速精密运动规划与测量技术及应用广东工业大学
深圳市大族电机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万濠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陈  新  王  晗  杨志军  陈新度  王光能  李克天  刘  强  高  健  高云峰  巫孟良  王素娟  丁  兵  朱照杨  白有盾  朱自明广东省教育厅
19B11-1-01大流量、低水头、低弗氏数水利枢纽水力学及泥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黄本胜  刘  达  邱  静  谭  超  黄智敏  王  珍  赖冠文  王丽雯  刘中峰  邱颂曦  陈卓英  李  伦  付  波  彭晓春  朱红华广东省水利厅
20B11-1-02钢桥面高性能铺装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王中文  张肖宁  吴玉刚  杨东来  徐  伟  涂常卫  曹晓峰  毛  磊  赵文声  曾利文  尹敬泽  熊  锋  李  卫  胡  强  徐永钢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21B11-1-03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何镜堂  肖大威  郭卫宏  倪  阳  冒亚龙  张振辉  吴中平  黄  骏  包  莹  郑少鹏  丘建发  窦建奇  陶  金  梁玮健  何炽立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2C12-1-01红壤区农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佛山市铁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隆平高科耕地修复技术有限公司
李芳柏  黄道友  马义兵  李永涛  刘传平  刘承帅  朱捍华  易继财  陈世宝  刘同旭  于焕云  朱奇宏  陶  亮  王向琴  崔江虎广东省科学院
23B14-1-01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优化的研究与应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陈敏山  徐  立  石  明  郭荣平  李升平  王辉云  张耀军  林小军  劳向明  彭振维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4B14-1-02乙肝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理论创新及相关新疗法的研究与应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中山大学
高志良  彭  亮  柯伟民  王一鸣  林炳亮  谢冬英  张晓红  谢仕斌  谢  婵  郑玉宝  赵  强  黄湛濂  邬喆斌  赵绮毅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5B15-1-01公民身后器官捐献的支撑技术创新与推广运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晓顺  焦兴元  王长希  郭志勇  巫林伟  韩  明  王东平  袁小鹏  陈国栋  陈茂根  朱晓峰  鞠卫强  马  毅  胡安斌  王小平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6B16-1-01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暨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
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
叶文才  张冬梅  王  英  张晓琦  范春林  汪  豪  殷志琦  张庆文  王  磊  李满妹  刘东来  裴  红  李药兰  王国才  黄晓君广东省教育厅
27B16-1-02中药大品种复方血栓通胶囊基于多学科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
龙超峰  苏薇薇  刘  宏  谢称石  吴  忠  刘孟华  生书晶  梁洁萍  王锦旭  陈  思  陈小新  李沛波  王永刚  彭  维  刘忠政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28B17-1-01高端血液细胞分析系统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李朝阳  叶  燚  代  勇  滕  锦  刘右林  许文娟  祁  欢  李乐昌  熊文超  郭文恒  仝文俊  叶  波  詹应键  许华明  闫华文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二等奖(共66项)
1A01-2-01Hilbert-Huang变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山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杨力华  毕  宁  杨志景  谭立辉  李合龙  黄健峰广东省教育厅
2A02-2-01纳米智能材料的化学标记与生物示踪研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蔡林涛  马轶凡  龚  萍  郑明彬  杨  用  张鹏飞  潘  宏  盛宗海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3A02-2-02无机纳米结构材料的液相生长研究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方岳平  匡代彬  李  鑫  覃爱苗  禹筱元  杨思源广东省教育厅
4A03-2-01干细胞资源库的建立及其在β-地中海贫血治疗中的应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孙筱放  高绍荣  范  勇  王译萱  刘维强  骆玉梅  杨媛媛  陈欣洁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A04-2-01蛋白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丁  克  陆小云  任小梅  蔡  倩  张  章  张连文  徐石林  徐田锋  程辉敏  潘小芬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6A05-2-01认知中继网络的相关特性及优化设计中山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秦家银  张  旗  李全忠  罗丽平  张广驰  张  萍  杨  平  李学易  曾鑫鹏  黄建理广东省教育厅
7A06-2-01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结构及其能源领域的应用华南师范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李伟善  杨世和  丘勇才  邓  洪  邢丽丹  许梦清广东省教育厅
8A07-2-01热能储控过程多尺度热质传递现象及机理华南理工大学汪双凤  饶中浩  胡艳鑫  林梓荣  何钦波  张艳来  李  炅  何  奎  张先锋广东省教育厅
9B011-2-01华南桑树种质资源的鉴评、创新及品种选育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西南大学
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信达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
阳山县兴达蚕业有限公司
罗国庆  唐翠明  王振江  戴凡炜  钟建武  刘子放  何宁佳  吴剑安  李惠华  叶明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0B011-2-02菜心、芥蓝种质资源挖掘、创新和新品种选育研究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陈汉才  雷建军  李桂花  陈国菊  张  艳  刘  凯  黎庭耀  曹必好  陈长明  曹  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1B011-2-03瓜果类蔬菜土传真菌病害成灾机制及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广西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
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林壁润  蒲小明  杨祁云  徐伟松  何  红  谢丙炎  沈会芳  张景欣  刘晓鹏  任小平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2B011-2-04冷浸田改良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浙江大学
惠州市惠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徐培智  解开治  卢钰升  廖  敏  古幸福  蒋瑞萍  陈嗣建  逄玉万  黄  旭  顾文杰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3B012-2-01广东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生物学研究及应用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广州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贞山鳄鱼养殖有限公司
南雄市古塘黑颈龟良种场
邹发生  吴  毅  龚世平  阳建春  刘全生  王英永  张礼标  卢学理  张  强  戚根贤广东省科学院
14B012-2-02南洋楹良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博罗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茂名市电白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广东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胡德活  晏  姝  韦如萍  郑会全  王润辉  曾建雄  黄雄瑶  杨海燕  瞿  超  古巧云广东省林业厅
15B021-2-01数字化种猪育种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艾佩克养殖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
刘小红  陈瑶生  李加琪  王希斌  张  哲  陈赞谋  袁金锋  莫德林  张从林  宋德清广东省教育厅
16B022-2-01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顺欣海洋渔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斗星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卢伙胜  颜云榕  冯  波  王  峰  郭晓云  李忠炉  侯  刚  沈春燕  陈海生  叶国栋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17B022-2-02大口黑鲈种质创新和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广东何氏水产有限公司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技术推广总站
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农林服务中心
广州市信豚水产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湖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白俊杰  李胜杰  吴锐全  何华先  马冬梅  樊佳佳  朱旺明  陈昆慈  钟金香  汪洪永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18B03-2-01空调智能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翟浩良  邱向伟  吴文新  区志财  李向阳  李金波  江  宁  张国柱  段晓华  王  磊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19B03-2-02面向智能电视的超高清显示关键技术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侯志龙  徐遥令  喻召福  郭明海  许  福  王  鹍  孙思凯  杨  钢  张曼华  孙彦竹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0B03-2-03食品安全高风险因子现场快速检测体系的构建及其标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冯家望  王小玉  邝筱珊  游淑珠  成晓维  罗宝正  姚丽锋  唐食明  胡松楠  钱振杰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1B03-2-04广式传统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真美食品实业有限公司
广州皇上皇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
白卫东  陈海光  庄沛锐  曾晓房  王  琴  卓献荣  杨  灵  陈  耀  陈楚锐  于立梅广东省教育厅
22B04-2-01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调峰调频发电公司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
清华大学
陈  满  陆志刚  凌志斌  李勇琦  李继宝  蔡惠群  江文锋  刘志超  许贤昶  胡玉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3B04-2-02大型无人直升机多传感器电力线路全自动巡检系统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研究所
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彭向阳  麦晓明  王  柯  钟  清  杨晓东  郑晓光  饶章权  陈锐民  雷国伟  王  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4B04-2-03火电厂超低排放系统优化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
东南大学
广州华润热电有限公司
广东粤电靖海发电有限公司
李德波  曾庭华  郑信忠  刘亚明  徐齐胜  侯剑雄  郭永雄  湛志钢  冯永新  杨林军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5B05-2-01大容量网络级无线技术与产品支撑平台(基础创新平台)的研发与应用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网络技术研究院
陈诗军  胡留军  刘  琪  陈  强  田学锋  陆海涛  冯  毅  罗宇民  郁光辉  王文焕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26B05-2-02多网络室内覆盖统一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公司
黄晓明  潘桂新  胡行正  何  飚  舒兆平  邓  玲  邱  涛  郭宇辉  李  卫  施玉晨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27B05-2-03下一代互联网(IPv6)规模部署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王  哲  朱永庆  张  雄  伍佑明  田  葆  李阳春  宿宝伍  王中震  黄灿灿  谭景华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28B06-2-01车载液晶显示屏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
王艳卿  刘竹松  项  颖  梁祖红  张怀平  刘志强  钟  辉  程伟文  吴敏艺  许俊波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29B06-2-02家电产品绿色制造技术集成开发与示范应用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格兰仕微波炉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符永高  王  玲  黄  辉  张文亮  万  超  陈坚波  胡余生  李志刚  王永博  李亚伟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0C06-2-01新型薄膜晶体管技术与应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张盛东  廖聪维  胡治晋  韩德栋  王  漪  冷传利  肖  祥  邵  阳  李建桦  张乐陶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1B07-2-01面向公共安全的视频大数据智能分析关键技术及应用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
梁  平  张少文  赖剑煌  郑伟诗  赵  刚  冯琰一  陈志远  蒋天耀  丁保剑  刘  斌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2B07-2-02智慧银行设备安全可控关键技术及应用广州广电运通金融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罗攀峰  戴华东  陶大鹏  梁添才  金连文  陈小电  颜跃进  黄跃珍  罗  磊  陈  光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3C07-2-01基于智能协同的密集型无线网络关键技术及应用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深圳奇迹智慧网络有限公司
伍楷舜  张  黔  倪明选  王  璐  傅东生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4B08-2-01集中绕组分块铁芯电机的研制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彭颖卿  尹华杰  韩占飞  李剑雄  高  伟  李维棉  朱  超  卢  燕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35B08-2-02基于国际标准的家用制冷产品高端试验装备研发和应用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郑毅穗  顾泽波  肖向前  毛海莲  刘  旭  范  超  方  桦  林信贤  刘贵权  林成长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6B08-2-03一体化数控管道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产业化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
中山市武汉理工大学先进工程技术研究院
龙晓明  龙晓斌  袁佑新  宋俊锡  王海军  张红娟  陈  静  何汉强  陈敬之  古杰仪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37C08-2-01高性能选区激光熔化快速成型装备产业化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瑞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杨永强  王  迪  宋长辉  李  阳  王红卫广东省教育厅
38B08-2-04南海FPSO单点系泊系统拆除技术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叶永彪  汪智峰  王杰文  宋春娜  林守强  苗春生  张印桐  张  健  张人公  王  勇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9B09-2-01高流动高透明无规聚丙烯生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余夕志  钟向宏  杨鑫莉  钟东文  梁胜彪  易志勤  程丽华  肖树萌  梁  平  罗  伟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40B09-2-02建筑排水用无铅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管件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宋科明  陈国南  李统一  余华林  张家升  李支松  徐政委  李卓民  孙秀慧  冯文祥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41B09-2-03生物酶制剂在液体洗涤剂中的结构研究与应用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山大学
张利萍  刘玉焕  邱振名  黄  亮  刘佳乐  鹿桂乾  孙宜恒  陈玉娥  江  丹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42B09-2-04超细粉体原位改性聚苯乙烯树脂聚合新技术广东星辉合成材料有限公司陈利杰  陈朝阳  王伯廷  周秀冲  黄建柱  倪少龙  李谨铭  黄彦鹏  林弼唐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43B10-2-01海上风电湿热环境腐蚀防护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揭敢新  王  俊  詹  耀  黄海军  陈  川  白  斌  黄开云  黄建业  阮红梅  钟本旺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44B10-2-02民用航空发动机用涂层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广东省新材料研究所张忠诚  朱晖朝  黄  健  刘  敏  陈志坤  刘自敬  朱霞高  王  枫  周克崧  代明江广东省科学院
45B10-2-03提高铝型材对海洋性气候与工业环境耐丝状腐蚀性能的关键技术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
潘学著  陈东初  董泽华  袁毅桦  吴开峰  谢国安  廖柱洪  文坚全  聂锐滔  潘炜盛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46B10-2-04整体硬质合金圆片刀具的研发及产业化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
王忠平  谭台哲  刘富春  王忠云  黄  伟  李章序  任炳新  郭光富  汪  军  蔡家礼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47B11-2-01岩溶地区地基处理、基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
广东睿博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韩小雷  季  静  江汝平  李耀琨  戴金华  赵  颖  贺锐波  彭樵斌  李建乐  林  哲广东省教育厅
48B11-2-02新型绿色工业化装配整体式住宅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实践广州大学
东莞市万科建筑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广州市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
广东科学中心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张季超  吴会军  许  勇  谭宇昂  李  明  林群夫  李火榆  涂胡兵  袁海峰  王可怡广东省教育厅
49B11-2-03地铁车站土建工程施工关键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实践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鑫桥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上海强劲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丁昌银  何炳泉  叶越胜  刘全林  莫  劲  史海欧  雷雄武  廖鸿雁  范君宇  柯德辉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0B12-2-01南海海洋高温高压天然气田开发钻完井技术研究及应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李  中  李炎军  黄  熠  王尔钧  魏安超  童传新  张万栋  罗  鸣  陈浩东  王  巍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51B12-2-02饮用水源流域水环境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许振成  应光国  曾凡棠  任明忠  赵学敏  刘  芸  汪中洋  房怀阳  卓琼芳  赵建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52B12-2-03边坡与废弃地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创新及应用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许建新  吴燕民  雷江丽  李诗刚  吴彩琼  李金博  沈世华  周美亮  翟晓峰  孙占敏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3B12-2-04地理空间信息一体化整合及数据库自适应更新关键技术与应用中山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武汉大学
张新长  胡月明  艾廷华  李  军  赵  元  郭泰圣  孙  颖  杨  敏  王  璐  罗国玮广东省教育厅
54B12-2-05城镇与农村污水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及其应用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海森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崔理华  黄路明  欧阳志红  种云霄  余光伟  朱夕珍  谢小妍  刘瑞龙  蒋成爱  刘怡广东省教育厅
55B13-2-01新发传染病病原体快速鉴别和预警监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柯昌文  吴  德  武  婕  陆  靖  高秀洁  黎  薇  肖  红  管大伟  李  明  易丽娜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56B13-2-02膳食多酚类活性物质防治代谢性疾病的基础及应用研究中山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凌文华  糜漫天  郭长江  夏  敏  易  龙  王冬亮  王  庆  杨  燕  高蔚娜  张乾勇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57B14-2-01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系列研究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史  伟  刘华锋  林洪丽  章  斌  刘双信  梁馨苓  王文健  叶智明  徐丽霞  李志莲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58B15-2-01齿科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颜色调控技术及应用南方医科大学
辽宁爱尔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深圳爱尔创口腔技术有限公司
邵龙泉  王鸿娟  盛立远  司文捷  严庆云  何玲玲  郑艳春  冯晓黎  胡  琛  陈  栋广东省教育厅
59B15-2-02枢椎前路逆向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吴增晖  许俊杰  郑  轶  王建华  艾福志  章  凯  李学仕  夏  虹  尹庆水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60B15-2-03基于膜性概念的神经外科手术理论和实践南方医科大学漆松涛  冯文峰  潘  军  张喜安  樊  俊  陆云涛  刘  忆  龙  浩  黄广龙  彭俊祥广东省教育厅
61B16-2-01脉胀理论与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与应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王清海  靳利利  黄  琳  黄培红  冯宁娜  孙冬梅  袁  丁  王洛临  李典鸿  毕晓黎广东省中医药局
62B16-2-02基于临床疗效的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整合效应研究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
北京大学
卢传坚  赵瑞芝  朱  伟  韩  凌  徐筱杰  卢传礼  陈少丹  袁小红  吴钉红  王冬梅广东省中医药局
63B17-2-01基因工程糖尿病治疗药物重组人胰岛素系列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曾  栋  曹春来  戴永道  杜青波  林  健  黄晓泉  吴爱玲  肖飞奇  周  翠  侯青宏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64B18-2-01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国土空间优化调控技术与应用广州地理研究所张虹鸥  叶玉瑶  吴旗韬  陈伟莲  金利霞  苏泳娴  罗晓云  陈静广东省科学院
65B18-2-02快速图搜专利关键技术及其在产业创新服务中的应用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
广东华南工业设计院
戴青云  曹江中  杨向东  王  勇  徐宇发  蔡  念  李  强  魏庆华  黄少晖  王美林广东省教育厅
66B18-2-03新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集成创新与应用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
广州惠侨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康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戴  萌  朱  宏  李文源  耿庆山  罗曦娟  周光清  张建青  孙  颖  阮伟清  李小溪广东省教育厅
三等奖(共142项)
1A01-3-01空间光孤子在新型非线性介质中传输特性的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中山大学
何影记  叶芳伟  汪河洲  刘景琳  陈湛旭广东省教育厅
2A01-3-02微纳量子结构元激发及其非线性光学特性广州大学郭康贤  陈  彬  张志海  王瑞珍  刘光辉  邵  帅广东省教育厅
3A02-3-01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构建杂环药物分子方法学研究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  强  黄金波  王洪根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4A04-3-01正常与疾病心脏兴奋-收缩偶联调节机制的研究深圳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深圳市人民医院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刘  杰  刘文娟  邓建新  王  刚  姜  昕  吕敬章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A05-3-01无线网络多域认知机理及关键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张钦宇  吴绍华  王  野  曹  斌  张霆廷  陈培培  张娅琳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6B011-3-01甘蔗野生种质割手密创新利用与优异亲本崖城71-374的创制应用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刘少谋  王勤南  陈西文  符  成  胡后祥  黄忠兴  张垂明广东省科学院
7B011-3-02南亚热带生态茶园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华南农业大学
唐劲驰  黎健龙  戴  军  唐  颢  张  池  周  波  黎秀娣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8B011-3-03山地果园管道恒压喷雾和遥控喷雾技术及装置的研究与应用华南农业大学宋淑然  洪添胜  孙道宗  代秋芳  薛秀云  殷惠莉  李  震广东省教育厅
9B011-3-04植物隔离检疫温室生物安全及检测关键技术研究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郑  耘  张伟锋  徐  浪  卢小雨  林  伟  李芳荣  余道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0B011-3-05基于风险评估的珠三角菜地重金属污染分类阈值研究与应用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王富华  王  旭  文  典  万  凯  孙芳芳  赵小虎  赵沛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11B012-3-01森林火灾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州因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韶关市凌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李小川  周宇飞  吴泽鹏  陈嘉浩  曾  宇  王振师  李兴伟广东省林业厅
12B012-3-02银杏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州市博仕机电工贸有限公司
广东金友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汇奥机电有限公司
朱立学  骆少明  林开群  刘光华  张日红  刘少达  周祖岳广东省教育厅
13B012-3-03家具木制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广东省宜华木业股份有限公司
张志辉  郭仁宏  刘卓钦  李  丽  曾嘉欣  黄琼涛  张  瑞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14B012-3-04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广东林业碳汇计量研究与应用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广东省岭南综合勘察设计院
薛春泉  罗  勇  张红爱  叶金盛  刘飞鹏  杨加志  徐期瑚广东省林业厅
15B012-3-05油茶良种选育及栽培技术推广应用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黄永芳  吴雪辉  王  军  伍慧雄  曾曙才  李荣喜  黄运江广东省教育厅
16B021-3-01供港澳肉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陈  峰  曹永长  张祥斌  林志雄  薛春宜  田纯见  谢青梅云浮市科学技术局
17B021-3-02畜禽尸体无害化降解技术及资源化综合应用广东益康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范卫朝  伍卓达  杜云平  叶明杰  伍尚权  梁华贵  严培文云浮市科学技术局
18B022-3-01代表性污染物和农渔药对重要水产增养殖品种影响效应的研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贾晓平  陈海刚  柯常亮  马胜伟  张  喆  陈洁文  张林宝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19B022-3-02青蟹病害综合防控及健康养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汕头大学
汕头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站
汕头市海洋与水产研究所
汕头市大顺实业有限公司
李远友  李升康  章跃陵  赖向生  李春晓  王树启  游翠红广东省教育厅
20B03-3-01打印耗材再制造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汤付根  张  涛  苏健强  张希平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1B03-3-02新型宽幅动力高效节能空调器的开发与应用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
刘忠民  陈绍楷  鹿红伟  李德鹏  王志刚  吴红霞  谭裕锋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22B03-3-03大规模自动化制衣生产技术(APT模式)的研发与应用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新毅  张雄颜  张润明  梁伟伦  夏嘉强  夏仲开  林延荣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23B03-3-04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的研究和检测标准的研制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邹志飞  奚星林  吴宏中  卢  丽  林海丹  陈永红  刘慧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4B03-3-05耐久防紫外吸湿排汗聚酰胺纤维及高档面料的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
五邑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杜文琴  陈  欣  严玉蓉  狄剑锋  宋  明  邹建光  黄闯标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25B03-3-06新型高效复合净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麦剑章  陈  俊  江敬强  汤展跃  刘  智  肖志平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26B03-3-07本色纤维防伪涂布白卡纸的研发与产业化珠海红塔仁恒包装股份有限公司
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季向东  余振华  吴义荣  詹建波  徐海东  张  莹  王翠艳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27B03-3-08酒精酵母固定化多尺度优化与应用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广东徐闻三和发展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梁  磊  黄向阳  徐日益  尚红岩  陈秀萍  许广球  陈启球广东省科学院
28B03-3-09一步法风味鸡粉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广东佳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林平涛  陈鸿鑫  彭昌旺  谢秋亭  王华选  廖新荣揭阳市科学技术局
29B03-3-10基于生物技术的高品质奶味香精生产关键技术及应用广州市名花香料有限公司鲁玉侠  李香莉  杨家友  杨家俊  刘  健  陈丽梅  杨伟权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0B04-3-01高性能矢量控制高压变频器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刘海威  董瑞勇  徐铁柱  唐益宏  阮舜辉  钟  声  吴轩钦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31B04-3-02调峰调频水电机组多维度耦合轴系稳定性研究及工程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河海大学
广东粤电长潭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姚  泽  黄青松  刘  石  徐广文  李  玺  胡广恒  曹  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2B04-3-03可再生能源电站生物质理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华北电力大学
广东科立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长沙友欣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张宏亮  陈  刚  李  薇  苏  伟  林木松  钟丁平  宋景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3B04-3-04基于SOA架构的一体化智能调度系统建设与应用广东电网公司茂名供电局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王清玲  李文朝  朱子坤  胡铁斌  陈宏辉  吴锡武  姜雪梅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34B04-3-05配网自动化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梁智强  胡  荣  陈炯聪  卢建刚  胡朝辉  江泽鑫  高新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5B04-3-06电网调度安全智能预控技术研究与实践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香港大学
刘嘉宁  李剑辉  卢  恩  李普明  呼士召  陈  钢  董  锴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6B04-3-07变电设备带电干冰清洗技术开发及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武汉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刘世念  周文俊  马存仁  魏增福  吕旺燕  张言权  杨楚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7B04-3-08电网备用电源自投系统标准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王世祥  王  玮  詹勤辉  高柳明  高永强  谷  斌  宋传盼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8B04-3-09变压器及容性设备状态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校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圣泰实时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杨  贤  喇  元  林春耀  张锦周  朱振海  欧小波  柯春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39B04-3-10阳极支撑型SOFC单电池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邱基华  陈烁烁  李泽伟  许淦湘  肖景鲁  江  楠潮州市科学技术局
40B04-3-11大型同步电机智能化励磁系统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孙君光  张兴旺  曹成军  熊  巍  解建伟  秦  茂  黄志豪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41B04-3-12变压器套管绝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西安交通大学
北京圣泰实时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王红斌  吴  昊  梁文进  欧阳旭东 李  峰  罗颖婷  陈义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2B04-3-13特高压直流穿墙套管故障诊断技术及结构优化研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周海滨  夏谷林  张  良  孙  勇  钱  海  周尚礼  阳少军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3B04-3-14超(特)高压输电线路机巡作业应用技术研究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徐云鹏  毛  强  张建刚  李  三  莫兵兵  李庭坚  李  翔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44B05-3-01基于自主指令集CPU的打印机专用SoC芯片及产业化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杭州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严晓浪  丁  励  黄  凯  汪栋杰  邓超爱  袁延庆  郑丹丹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45B05-3-02互联网流量多维智能化防护系统研发与规模商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北京神州绿盟科技有限公司
李志强  邵艾青  金华敏  何  坤  毕喜军  罗志强  汪来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46B05-3-03低损耗高温同轴电缆研制及应用珠海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  哲  寿  皓  邹  智  陈  宁  危百权  胡法岩  韦小兰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47B05-3-04基于运营商管道优势的手机不良信息防治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林二维  刘钢庭  杨辉宇  李永强  郑浩彬  李  彬  王丹弘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48B05-3-05高性能语音识别触摸屏车载导航技术研究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陈红光  刘朝晖  李  方  杨  慧  吕  贝  谢其怀  刘达新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49B05-3-06立体结构印制线路板的制造技术东莞生益电子有限公司杜红兵  焦其正  袁继旺  吕红刚  任尧儒  王小平  李恢海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50B06-3-01新能源汽车用新型片式元器件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瑞芬  杨理强  麦  俊  袁广华  张远生  梁剑全  卢振强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51B06-3-02用于数据中心精密电源终端的智能监测系统广东雅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汤晓宇  杨  黎  张  静  龙  斌  张振环  孙  耀  何媛媛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52B06-3-03芯片级封装大功率LED背光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周忠伟  王存科  毛林山  郭向茹  张威轶  彭俊彪  常  伟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3B06-3-04家用可移式LED灯具关键性能指标设计、评估及产业化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中山市光阳电器有限公司
华南师范大学
余荣斌  陈少藩  李丰果  陈秋滨  孙玉钊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54B06-3-05集成智能驱动系统的超大功率白光LED照明模块封装技术木林森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李钊英  文尚胜  姚日晖  刘天明  吴玉香  叶  才  李  颖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55B06-3-06电力安全智能锁控系统珠海理想科技有限公司栗  新  董立海  黄寿年  甘  剑  黄  石  黄思敏  何江舟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56C06-3-01组网式风光互补大功率LED照明系统关键技术深圳市斯派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吴  峰  王贤辰  黄国梁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7B07-3-01中国电信4G集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规模应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华竹轩  蔡  康  汤艾军  刘  斌  郭宗睿  刘智琼  胡军军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58B07-3-02爆破振动智能监测体系研究与应用广州中爆数字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曲广建  高  英  梅  比  朱振海  谢全民  涂鹏程  肖  军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59B07-3-03智能互联网机器人及应用平台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科睿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程  俊  方  琎  吴新宇  金劲松  冯  伟  毕亚雷  姜  军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60B07-3-04面向Web的软件性能测试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久邦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掌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陆  璐  邓裕强  徐  浩  唐韶华  丁  卓  黄  颖  金  健广东省教育厅
61B07-3-05移动互联网电子签章应用项目广州市百成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百润亿本信息科技股份公司
许兆然  张大年  林载辉  范  平  郭景威  胡旭雄  赵  潭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62B07-3-06基于移动物联网的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广东乐心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潘伟潮  沙华海  梁启光  黎  军  杜卫权  谢  嘉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63B07-3-07视频质量智能诊断分析系统安维思电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郭  湧  钟文坤  卢宇机  周海金  曾小林  张  雷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64B07-3-08飞企互联企业运营管理平台广东飞企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史玉洁  袁志远  吴  恺  巫  宇  欧阳少海 喻勋勋  周成才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65B07-3-09智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综合联网监管云平台珠海新华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南策云  杨小龙  高志华  夏佑萍  林立豪  周细件  南子康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66B07-3-10基于物联网的JXC3W一体化软件广州市小聪软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周小聪  王  河  孙  斌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67B07-3-11基于蓝牙的DTMF软解码车载应用系统广东翼卡车联网服务有限公司殷建红  王  忠  张小龙  吴良平  林少媚  卢业坚  王怀国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68B08-3-01KingTeller1688系列自动柜员机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德银  谢清钟  刘  福  张宇科  赖进友  陈志荣  李刚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69B08-3-02大容量复合纸砖形液体食品全自动无菌包装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广东远东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蔡业彬  吴章荣  黄崇林  陆宏胜  邓  宇  陆江海  廖  辉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70B08-3-03大型起重机械结构监测预警与安全评估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特种机电设备检测研究院王伟雄  黄国健  王新华  谢  超  江爱华  刘  金  邓贤远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71B08-3-04丁二烯气体螺杆压缩机国产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韩建宇  陆  征  杨伟仁  钟子健  陈志雄  黎  志  肖  芳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72B08-3-05高性能电子安全及节能技术SX自动扶梯开发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易泽强  李春雷  杨  靖  张大明  陈志文  李  淼  何星泉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73B08-3-06一步法针刺过滤材料数控生产线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汕头三辉无纺机械厂有限公司杨长辉  蔡  苗  郑昌平  方  霓  黄学佳  杨  博  方木雄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74B08-3-0760000r/min滚珠高速电主轴研究与开发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任国强  朱胜利  程振涛  韩守磊  钟立新  李家乐  张世洋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75B08-3-08铸铁板翅式空气预热器的研制及应用茂名重力石化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西安交通大学
茂名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陈孙艺  陈宗强  黄嗣罗  李  燎  林进华  张建勋  曾钦繁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76B08-3-09新型卧式多级不锈钢自吸泵的推广应用广东凌霄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王海波  陈家潮  黄厚清  梁瑞军  严  飞阳江市科学技术局
77B08-3-10ASH-plus型高温气液染色机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郑永忠  陈红军  刘江坚  周生勇  余汉兴  皮鑫卫  杨  凯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78B08-3-11宽体节能辊道窑关键技术创新集成及产业化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陈水福  黄  英  叶  江  张守国  胡乃友  曹  波  姚乾坤佛山市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
79B08-3-12食品、平板玻璃等机械关键领域标准体系建设与欧盟新机械指令分析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刘  毅  李志宏  吴清锋  刘唐书  杜  亮  毕非凡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80B08-3-13快速修复路面坑槽的冷喷混合式喷补设备广东易山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黄开金  谢安庆  朱飞标  谭锦华  吴土祥  秦国千  何  涛中山市科学技术局
81B08-3-14视觉三维定位的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邹湘军  王红军  陈  燕  江文明  熊俊涛  叶  敏  林桂潮广东省教育厅
82B09-3-01高性能 LED 封装硅胶研制及产业化矽时代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易太生  柯明新  康润华  钱  帆  丁  钦  许静文  周英杰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83B09-3-02高性能无卤阻燃改性聚苯醚弹性体材料的开发与产业化广东省石油化工研究院宋  斌  李伟浩  李华亮  麦裕良  刘超栋  陈建良  洪仰婉广东省科学院
84B09-3-03重整生成油非加氢精制催化剂的研制与应用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
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吴  青  于海斌  侯章贵  刘红光  贺胜如  臧甲忠  苑少军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85B09-3-04新型高抗硫LED芯片保护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万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陈循军  尹国强  崔英德  张文彬  张步宁  胡巧玲  郑华桂广东省教育厅
86B09-3-05钛筒式电解机的设计与研发励福(江门)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朱振华  李三梅  蒋发权  陈  冰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87B09-3-06刚韧平衡、易加工高密度聚乙烯大中空专用料的研制开发及工业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马宇罡  蔡  伟  梁  戈  刘振宇  苏肖群  莫益燕  李  梅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88C09-3-01一种亚硒酸钠生产方法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朱世会  朱世明  朱  刘  汪  华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89B10-3-01高光反射“钻砂釉”的研制及其产品开发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
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
广东宏海陶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广东东陶陶瓷有限公司
余国明  王  勇  欧家瑞  卢广坚  刘积胜  王贵生  余心蕊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90B10-3-02复杂结构焊接接头智能超声检测机器人研制及应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武汉大学
广东粤电枫树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惠州天然气发电有限公司
肖  凯  李晓红  马庆增  张  俊  张春雷  史亚琨  林介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91B10-3-03定位彩印装饰技术(亚马逊原石)研发及产业化蒙娜丽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刘一军  谢志军  李惠文  王贤超  刘荣勇  潘利敏  周锡荣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92B10-3-04高性能钢结合金工模具材料河源正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大学
叶少良  林  涛  叶惠明  邵慧萍  诸优明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93B10-3-05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聚亚苯基砜PPSU工业化生产技术江门市优巨新材料有限公司王贤文  黎  昱  高玉斌  龚  维  罗志辉  方  倩  盛亚落江门市科学技术局
94B10-3-062cm厚新型通体瓷质石材砖的研发佛山市唯格瓷砖有限责任公司
淄博阿卡狄亚陶瓷有限公司
姚文江  时问津  庄德辉  李  强  吴仕昌  冉凡昌  陈再波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95B10-3-07氧化钴矿制备锂离子电池用碳酸钴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广东佳纳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工业大学
钟  晖  张宗国  肖  利  林春明  戎家亮  吴迟春  骆月英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96B10-3-08X7R特性高容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用贱金属电极浆料广东风华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宋永生  唐  浩  尚小东  傅衣梅  吴海斌  罗文忠  王文姬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97B10-3-09橡胶/废弃无机物复合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东海洋大学
曾宗强  李思东  余和平  崔丽虹  彭  政  蔡  鹰  王启方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98B10-3-10可替代铜和铜合金制作建材管件用嵌件的PPS特种工程塑料广州市聚赛龙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郝源增  袁海兵  郝建鑫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99B10-3-11低阻抗低功耗导电聚合物固态电容器肇庆绿宝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罗  伟  刘泳澎  伍  松  郑  萍  廖  琼  凃路明  张荣中肇庆市科学技术局
100B11-3-01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一张网”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
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华工信息软件有限公司
广东利通信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梁  华  江运志  李爱民  宋启明  夏创文  陈海华  戴连贵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101B11-3-02超高层钢混结构用大型智能化液压爬模装置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广东信海建筑有限公司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奇正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阳江市奇正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黎文方  王晓军  姚  屏  魏  明  牛  潮  黄绍允  何大开阳江市科学技术局
102B11-3-03超大型桩基静载试验装备与关键试验技术集成研究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顺德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广东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测总站
李广平  郑永民  郑建民  庞忠华  吴伟衡  李素华  陈景忠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03B11-3-04新型浮式消波技术和配套设施新型负压式大抓力重力锚设计技术中山大学
广东中大南海海洋生物技术工程中心有限公司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詹杰民  苏  炜  罗莹莹  黎祖福  王友元  黄  华  苏林王广东省教育厅
104B11-3-05基于改性树脂多功能薄层材料的道路绿色养护成套技术研究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孙杨勇  曹大燕  谭上飞  李海军  陈少祥  王迎军  陈龙智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05B11-3-06大跨波形钢腹板组合梁桥施工过程分析与控制关键技术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姜瑞娟  陈宜言  李  明  盖卫明  宋建永  王  健  董桔灿广东省交通运输厅
106B11-3-07农业节水补偿机制研究与应用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哈密地区水政水资源管理中心
东莞市香蕉蔬菜研究所
李  铁  王海丽  王小军  易小兵  詹小米  周立功  吕  顺广东省水利厅
107B11-3-08飞来峡水库动库调洪决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广东省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处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山大学
广州地理研究所
黄顺明  范子武  王红旗  虞云飞  韩昌海  龙三文  钟凯文广东省水利厅
108B11-3-09广州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广州交通信息化建设投资营运有限公司张  孜  舒采焘  黎  强  黄岳松  梁海鸥  袁  飞  冯  川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09B11-3-10建筑幕墙工程绿色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铝质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吴瑞卿  苏建华  关而道  高俊岳  谭国湘  胡志桥  贺全龙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10B12-3-01工程创伤岩石边坡快速生态修复技术开发与示范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仙湖植物园管理处(深圳市园林研究中心)
湖北工业大学
朱兆华  叶建军  史正军  徐国钢  肖衡林  迟国梁  陈晓蓉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111B12-3-02典型工程变形监测预警系统研究与应用广东有色工程勘察设计院
武汉大学
广东省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梁龙昌  卢松耀  王世彪  梅文胜  陈荣波  李静荣  徐晓宇广东省地质局
112B12-3-03利用废蚀刻液生产无毒性影响的碱式氯化铜(α-晶型)的产业化研究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东江华瑞科技有限公司
兰永辉  高仁富  彭韬  王彦杰  胡玖坤  余雅璇  罗璐琴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113B12-3-04燃煤电厂节能减排综合利用技术及应用茂名臻能热电有限公司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烟台龙源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吴  锋  莫才颂  邓元凯  邓华裕  何旭东  李  劲  李月明茂名市科学技术局
114C12-3-01无辅料自动控制堆肥成套技术与设备中山大学
中山市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广东工业大学
张淑娟  黄南平  林亲铁  江纪修  张旭兰  周志涛  谢子钊广东省教育厅
115C12-3-02反应沉淀一体式矩形环流生物反应器快速生化污水处理技术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刘淑杰  陈福明  刘  旭  芦嵩林  张其殿  吴秉奇  刘伟强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16B12-3-05绿色低耗能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应用与示范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广东中大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徐叶琴  杨殿海  孙连鹏  谭奇峰  庞维海  苏  蕾  刘  伟广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17B12-3-06董塘镇凡口铅锌矿周边地区重金属污染现状调查与评估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
陈丹青  谢志宜  于  新  周遗品  于  群  张雪容  邹梦遥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118B12-3-07北部湾盆地油气地球化学勘探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甘  军  徐新德  黄保家  张迎朝  周家雄  胡晨晖  金秋月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119B12-3-08规模化城市污泥制肥技术研究与产业示范广州市净水有限公司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市粤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李碧清  冯  新  毛小云  贾庆军  唐  瑶  陈  娴  唐  霞广东省水利厅
120B12-3-09海底管道内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王和波  杨理践  柯吕雄  唐广荣  沈  宏  熊永功  张万兵湛江市科学技术局
121B12-3-10低碳源硝基氮脱除技术中山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宋应民  耿春茂  王  艳  许容花  梁玲燕  苏锦洁广东省环境保护厅
122B13-3-01电子垃圾拆解区污染物暴露的发育毒理与健康风险评估汕头大学霍  霞  徐锡金  吴库生  刘俊晓  郑良楷  郭勇勇  张庆英广东省教育厅
123B13-3-02剧毒生物碱中毒的应急检测技术及应用广东省测试分析研究所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吴惠勤  黄晓兰  罗辉泰  黄  芳  朱志鑫  林晓珊  张春华广东省科学院
124B13-3-03鼻咽癌高发区适宜筛查新方案的综合研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市人民医院
四会市肿瘤研究所
曹素梅  洪明晃  季明芳  柳  青  黄启洪  曾益新  贾卫华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25B14-3-01乳腺癌转移进展机制及预后研究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张国君  杜彩文  刘  静  崔玉坤  黄文河  魏晓龙  陈宏武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126C14-3-01小核酸在白血病/肿瘤中的靶向抑制作用及其磷酸化信号通路研究暨南大学费  嘉  胡海燕  张  洹  古春明  阴  钊  丰茂晓  朱雪娇广东省教育厅
127B14-3-02基于多模态磁共振影像技术探索药物成瘾的大脑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系列研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华南师范大学
田军章  江桂华  黎  程  马晓芬  李淑美  李  盟  詹文峰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28B14-3-03基于化学交换饱和传递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频谱的技术与应用研究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
吴仁华  许崇涛  沈智威  章  杰  戴卓智  林  艳  杨忠现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129B14-3-04实现把多发性骨髓瘤转变为慢性病目标的整体治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  娟  谷景立  黄蓓晖  刘俊茹  许多荣  郑  冬  王荷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130B14-3-05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与常见危重症救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崔其亮  周  伟  宋燕燕  吴  繁  谭小华  卢伟能  陈丽萍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31B15-3-01酗酒促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和死亡机制及其量化法医病理学鉴定汕头大学于晓军  徐小虎  骆健明  王海鹏  赖小平  汪家文  徐广涛汕头市科学技术局
132B15-3-02神经重症多模态监护技术的临床应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李维平  黄贤键  黄国栋  王建中  张秋生  何  毅  张  猛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33B16-3-01中药胃肠分溶双层丸(补脾益肠丸)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提升与应用研究广州白云山陈李济药厂有限公司何风雷  莫国强  彭富全  谢  琳  蒙双鹏  张  怀  郭钟慧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34B17-3-01基于纳米仿生的再生型人工硬脑膜的产业化开发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徐  弢  袁玉宇  邓坤学  郭泽跃  詹泽丰  杨亚亚  田  权广州市科技创新委员会
135B17-3-02头孢呋辛钠合成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张法强  许伟龙  楼秋霞  曾建江  周成光  伍仕芬  黄剑峰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136B17-3-03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的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岳  峰  曾少群  蔡文坚  童伟国  梁成标清远市科学技术局
137B17-3-04地氯雷他定胶囊的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管小明  李  盾  韩玉呈  褚广武  宋林芳河源市科学技术局
138C17-3-01头孢克肟分散片珠海金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官清  黄金秀  谢  辉  洪  艳  李  莎  刘立军珠海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139B18-3-01天然植物有效成分高效分离纯化集成系统及应用(PLEESIT系统)广东分子态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华南理工大学
孙大文  周粤生  蒲洪彬  卢泽菁  郑镇钦  杜邵龙  王婷芳梅州市科学技术局
140B18-3-02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研究与应用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
曾祥效  张伟良  刘长虹  胡品平  何慧芳  苏瑞波  黄  攀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141B18-3-03基于遥感影像的东莞市生态控制线动态监测与预警研究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
广州中大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裴志武  陈明辉  黎  夏  周春山  黎海波  黄滢冰  刘小平东莞市科学技术局
142B18-3-04知识管理关键技术研究及企业大情报高级应用平台建设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王庆红  周育忠  李  鹏  王  昕  张自锋  王  宏  陶秀杰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突出贡献奖

1.拟奖人:吴硕贤工作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吴硕贤1947年5月出生,福建诏安人。1970年获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1984年,获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浙江大学。1998年后就职于华南理工大学,首任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唯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硕贤院士创造性地推导出多车道多车种随机车流量噪声预报公式、部分车辆成组的车流噪声计算机仿真及交通噪声对临街建筑影响的计算机仿真方法以及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噪声等。首次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并据此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了国际上20多年未能解决的难题,获国际学术界高度评价。他创造性地将建筑学与声学有机结合,在室内声学和厅堂建筑音质理论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以及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厅堂音质评价的新方法,指导并与合作者共同提出对室内扩散声场仿真的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与计算公式,完成首例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软件CAD与声学分析程序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在国际上率先将虚拟可视化与可听化技术相结合,开展三维视听一体化技术研究,实现基于三维视听一体化的厅堂座位选择系统,并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及意大利费拉拉歌剧院实现。吴硕贤院士主持开展了中国民族乐器发声特性和民族音乐厅堂音质理论的研究,首次对民族乐器声功率进行系统、科学的测定,获得重要的基础科学数据。开展厅堂声学缩尺模型实验技术的研究,使该技术能相当准确地预测厅堂音质参数,改变了过去该技术仅能检查声学缺陷的状况。

  吴硕贤院士及其团队在国内较早开展声景学研究,率先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声景及声景图制作技术以及从文化典藉中研究声景。他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重大工程实践,承担北京人民大会堂音质改造声场三维计算机仿真,广州大剧院声学缩尺模型实验研究与测试,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岭南大会堂、广东粤剧院、珠海歌剧院、深圳南山剧院,中山文化中心大剧院等70多座观演与体育建筑的声学设计与研究。其中,广州大剧院成为亚洲唯一入选世界十大歌剧院的剧院建筑。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在世界首届建筑节上获唯一的公共建筑大奖。

  吴硕贤院士还在国内较早开展建成环境评价方法体系和使用后评价研究,建立了人居环境评价的科学架构。吴良镛、彭一刚等著名学者评价此项研究“开拓了建筑学研究的新途径”。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已成为建筑学研究的新热点,对于改善城市与建筑环境功能与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吴硕贤院士还是我国建筑科学与绿色建筑的积极倡导者。

  吴硕贤院士学风严谨,师德优良,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他是我国建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首个广东省创新团队和首个111引智创新基地的负责人。

 


2.拟奖人:刘奕志工作单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刘奕志,男,1962年7月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84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从事眼科学致盲眼病防治工作32年,是我国开创并发展白内障微创手术的著名专家之一。现任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

  刘奕志教授是一位临床医学科学家。他针对我国和全球重大致盲眼病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进行了系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发现WNT7A是维持角膜上皮透明的关键因子,可将皮肤上皮细胞诱导分化为透明的角膜上皮细胞,解决了角膜干细胞衰竭引起致盲的难题,成果发表在Nature《自然》(共同通讯作者,2014年)。他发现羊毛甾醇合成酶基因突变可引起白内障,滴用羊毛甾醇眼液可治疗动物的白内障,可望实现药物治疗白内障替代手术疗法,成果发表在《自然》,并被《自然》和《科学》杂志评价为“白内障药物治疗的新曙光”。他还制定了眼科检查技术标准,发表在N Eng J Med《新英格兰医学期刊》,为全球眼科和全科医生提供了检查和诊断的规范。

  刘奕志教授最突出的贡献是历经18年的研究,针对小儿白内障这一疑难眼病,刘奕志教授团队建立了全球首个数据共享的研究平台,引领中美多个研究团队,创建白内障超微创新术式,介导自体晶状体干细胞实现功能性晶状体再生,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婴幼儿白内障,开拓了利用自体干细胞治疗人体疾病的新方向。该成果以原创论文(article)发表在《自然》杂志,Nature同期评价“这是再生医学迄今最好成就之一”。并被生命科学权威期刊Nature Medicine列为“2016年度全球生命科学8大突破性进展之一”,为提高全球致盲眼病防治水平、提升我国医学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刘奕志教授在《自然》、《科学》、《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和《英国医学杂志》等SCI收录期刊发表文章81篇;在全球最大出版社之一(Spinger)主编出版英文专著1部。刘奕志担任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和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以来,以国际视野创新性地进行学科建设,成效卓著,组建了多个高水平国际化团队,SC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他带领的中山眼科中心专科声誉和科技排行历年都稳居我国眼科第一。

  刘奕志教授推动中国眼科国际学术竞争力的提升。2015年,与其他国家地区经过激烈的竞争,他领导的团队终于把亚太眼科(APAO)总部永久落户在中国广州,这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医学学术组织,时任APAO主席Martin认为:“这将令亚太眼科学迎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纪元”,这对我国眼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二、特等奖

项目名称:东莞横沥镇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完成单位:东莞市横沥镇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东莞理工学院,东莞市横沥模具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中心,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工业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省机械模具科技促进协会,东莞市中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莞市机械模具产业协会,东莞台一盈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中创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东方亮彩精密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正茂精机有限公司

  横沥镇的模具产业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技术含量低,无法形成规模优势。横沥镇经济社会水平一直处于东莞下游位置。横沥镇还面临土地容量逼近极限、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等瓶颈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横沥镇政府提出了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导,以科技创新政策为保障,以政府引导、多主体协同联动、科技创新组合拳和多平台协同作战为手段,打造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等协同创新思路和方法,促进了产业、科技、金融、人才深度融合,带动了产业向高端发展,取得以下创新成果:

  1.成立模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形成专业化、精准化和系统化的发展格局;2.建立政府引导、理事会治理和市场化运作的协同机制,形成良性发展氛围;3.政校企协四方联动,撘建政府服务、技能培训、市场拓展、产业发展等平台,形成良好产业服务环境;4.与银行共建“金融综合服务一体化平台”,开展广东省专业镇金融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动金融与产业的融合;5.打造包括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创新团队到领军人才的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的人才生态圈,促进人才与产业融合;6.协同研发与技术孵化相结合,促进高校研究成果产业化,激发起企业的创新活力;7.助推高校和企业共建协同创新服务自平台和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实现高校和企业的深度融合,解决了高校技术转移和企业创新能力互补问题。

  通过实施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轮驱动,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通过强化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的双向对接,提升协同创新的效能。通过创新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双转机制,畅通科技成果孵化的渠道;通过优化大众创新与万众创业的双创环境,营造协同创新的氛围。创新特色体现在协同创新组织上,多主体协同联动;协同创新平台上,多校企联合共建;系统创新做法上,多要素融合创新;协同创新运作上,精准创新与服务。

  横沥镇协同创新工作有效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全镇模具企业从2011年363家增加到现在的1142家,集群集聚程度明显提高;规模以上的模具企业从2011年13家增加到目前的74家,企业规模体量显著增强;全镇R&D经费投入比2011增长了350%;模具行业总产值增速连续三年均在20%以上;GDP增速连年保持在10%以上;在东莞市32个镇街综合实力排名大幅跃升,其中2014年比2013年排名上升了10名。横沥镇作为模具制造专业镇,其协同创新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面向传统产业集群实施协同创新的、可复制的新路子,为广东省专业镇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三、一等奖

项 目 名 称:功能薄膜的物性与机理研究

完 成 单 位:中山大学

主要完成人:包定华 李树玮 杨国伟等 

  项目属于物理学中的凝聚态物理,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交叉的国际科学前沿领域。主要科学发现如下:

  1.通过界面调控、能带工程设计和取向控制,制备出系列高性能的电致阻变薄膜,实现了存储性能的调控,提出了提高存储性能的方法,发展了制备电致阻变薄膜的低温光化学溶液沉积新工艺,为探索电致电阻薄膜材料体系及进一步的存储器件应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2.提出将稀土发光与铁电材料结合,制备出系列稀土掺杂钛酸铋发光铁电薄膜,为发展新的稀土发光材料体系、拓展铁电薄膜的新性能及集成器件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3.通过应变工程设计,制备了多种外延生长的功能薄膜及异质结,发现一系列新的物理现象,为新型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研究成果共发表SCI论文82篇,其中物理学主流刊物12篇,物理学重要传统刊物17篇,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综述论文2篇。为美国科学出版社等撰写专著5章。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件。10多次受邀在重要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项 目 名 称:超高压下矿物的变化特征

完 成 单 位: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陈  鸣  谢先德  肖万生等

  项目属于矿物学和地球与行星科学基础研究。

  探索超高压下矿物的变化特征是当今世界高压矿物学和地球与行星科学的研究热点。该项目以我国的特殊地质构造和陨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样品分析和高压实验等途径,在矿物冲击效应、中国陨石坑地质构造、矿物高压相转变特征和规律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新发现和新认识,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证实中国第一个陨石坑,实现了我国陨石坑研究零的突破。

  2.发现新矿物谢氏超晶石等,为探索这类矿物的冲击效应及其在地球深部的相转变特征和规律提供了新的认识。

  3.发现新矿物涂氏磷钙石,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天然磷酸盐超高压新矿物,产出在冲击变质陨石中。

4.发现钙钛矿等结构相变,为探索下地幔主要矿物的相转变以及地幔物质的物理性质提供了新认识。

该项目20篇论文他引262次(SCI他引210次);10篇代表性论文他引162次(SCI他引136次)。



项 目 名 称: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群落稳定性与土壤固碳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

完 成 单 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主要完成人:周国逸  莫江明  张德强等 

  在当前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该群落未来的演替方向是中国乃至全球普遍关心的重大生态学问题。该项目在多项国家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变化趋势和演替方向、阐明了该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积累机理:

  1.发现并首次阐明全球变化下,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演替方向及其变化机制。证明气温上升与降水格局改变及其所导致的土壤水分趋势性变化正在改变常绿阔叶林的种类组成和生活型。

  2.从三个方面进一步阐明了成熟常绿阔叶林土壤持续积累有机碳的机理:(1)随着森林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系统的碳贮存由生物量碳的积累逐步转向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2)全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水热环境改变降低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延长了土壤有机碳的周转期。(3)区域性N沉降上升降低了成熟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延长了土壤有机碳的周转期。

  项目共发表论文166篇,其中SCI论文98篇(TOP10%论文42篇)。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将推动生态系统生态学非平衡理论的建立,丰富全球变化生态学理论。在应用上直接服务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全面准确地估算森林固碳作用,增大森林固碳空间,利于经济的高速增长。



项 目 名 称:抗抑郁新靶点和新手段的研究

完 成 单 位:南方医科大学

主要完成人:高天明  朱心红  曹  雄等

  该项目属基础医学。抑郁症是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抑郁症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以及自杀倾向,已然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但目前对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寻找起效快、有效率高、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的抗抑郁新药靶和新手段是当前抑郁症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该项目系统地研究了调节恐惧记忆的分子机制以及非药物抗抑郁的新手段。获得如下原创性成果:

  1.  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抑郁发生的一种新机制—星形胶质细胞ATP释放减少,并发现ATP具有快速的抗抑郁及促进成年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其作用由P2受体介导,为快速抗抑郁药的研发提供了新靶点。

  2.在国际上首次揭示了神经调节素1-ErbB4信号通路调节GABA释放的主要神经元类型及在调节恐惧记忆中的重要作用,为抗抑郁提供了新药靶。

  3.在国际上首先发现间歇性低氧通过促进成年海马神经发生发挥长效的抗抑郁作用,为非药物抗抑郁提供了一种新手段。

该系列研究共发表SCI论文19篇,影响因子合计110,正面引用400余次。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被评为2010年度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并进入2012年美国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培养出多名青年科技人才。



项 目 名 称:脑信号分析算法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

完 成 单 位:华南理工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李远清  吴  畏  龙锦益等

  脑信号分析与脑机接口是目前国际上科学研究前沿热点,涉及脑科学、医学、计算机、信号处理、传感器、自动控制等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特别是脑机接口可用于残疾人神经功能辅助与康复、增强人机接口等,是医疗助残、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前沿技术。项目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包括:

  1.  针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多自由度控制难点问题,提出了多模态方法及多个应用系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标从随机起始位置到随机目标位置的控制;进一步实现了脑控鼠标,并研发了脑机接口网络浏览器、邮件发送系统与资源管理器,使用户可用脑上网,书写收发电子邮件,管理文档等。

  2.  针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系统中高性能检测难点问题,提出了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频率方法,实质性推动了稳态视觉诱发电位脑机接口信息传输速率瓶颈问题的解决。

  3.  建立了多模态脑机接口轮椅控制系统,实现了轮椅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左转右转、前进后退等功能的脑操作。

  4.  针对脑信号微弱、高噪声、高度动态变化、高维等难点问题,建立了基于稀疏表示的脑电与功能核磁共振信号特征选择与信息解码系列算法。

  项目共发表SCI期刊论文75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项。20篇主要论文SCI和ISTP他引412次,Google学术网他引1000余次。得到了17位IEEEFellows、17位IEEE汇刊主编或副主编、7位国际权威学者正面引用。



项 目 名 称: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改性及其催化应用基础研究

完 成 单 位: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李映伟  李  忠  傅志勇等 

  该项目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领域。

  催化剂涉及目前90%的化工工艺和几乎所有石油炼制加工工艺,因此新型催化材料和技术的研发被认为是化工生产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突破口之一。项目主要针对工业加氢、氧化等反应面临的挑战性科学问题,基于新型金属有机骨架 (MOFs) 材料的独特性能和巨大应用潜力,系统开展了高效稳定MOFs基催化剂的研制及其催化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如下创新性成果:

  1.  提出了以MOFs材料稳定和分散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策略,创制了系列应用于加氢、偶联反应的新型高效MOFs负载金属催化剂,建立了MOFs表面性质和催化性能协同作用原理。

  2.  基于MOFs基催化剂发展了氧气为单一氧化剂的高效清洁氧化新方法,实现了醇羟基、碳氢键等在温和条件下的高效选择性氧化转化,建立了分子氧的活化与氧化选择性理论。

  3.  针对典型的、性能优异的MOFs材料在水汽环境中不稳定而不能大规模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在有机配体配位原子的邻位修饰憎水基团和MOFs 后合成改性来提高MOFs水汽稳定性的策略,合成了系列水汽稳定的新型MOFs材料,实现了材料稳定性和应用性能的系统调控。

  在化学化工主流刊物上发表了系列论文,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10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超过700次,20篇主要论文SCI他引900多次,3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单篇最高SCI 他引201次。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项 目 名 称: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的选育及其应用

完 成 单 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周少川  李  宏  黄道强等

  针对我国籼稻品种普遍存在“优质不高产”、“高产不耐高温”、“优质高产不抗倒”的问题,项目以核心种质育种理论为指导,围绕优质稻核心种质的创新利用,采用优质稻株型和品质理想模型、特色育种圃、近红外检测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方法,聚合桂朝2号等特高产品种的丰产性、国内外优质源的品质及多个抗源的抗性,通过集成创新,高效育成了早中晚兼用型广适性优质稻新品种黄华占。

  项目对黄华占的产量、品质、抗逆性和广适性等重要农艺性状开展了分子生物学研究,对黄华占及其溯源和衍生系列品种进行了重测序和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阐明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实现了水稻全基因组分子育种可操作化。实现了优质、高产、抗逆与广适性的高度统一,比常规稻对照平均增产12.99%,比杂交稻对照平均增产5.41%,达国标优质稻一级和部颁优质稻1等。

  黄华占先后通过广东、湖南、湖北、广西、海南、浙江、重庆、陕西等8省审定和江西七市的引种许可,成为我国审定次数最多、适种范围最广的常规稻品种。


 

项 目 名 称:水稻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创新与新品种创制应用

完 成 单 位:华南农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陈志强  王  慧  郭  涛等 

    水稻是我国及广东省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突破性水稻新品种选育对确保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项目自2009年以来,在国家和省多项研究课题资助下,显著提升了具有突破性特异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效率,形成如下创新成果:

  1.首次从全基因组水平解析水稻航天诱变机理,并利用重离子辐射实现航天诱变的地面模拟,有效拓宽水稻特异种质创新途径。

  2.首次将航天诱变、重离子诱变、高通量基因分型与传统育种技术集成创新,构建了“高通量+精确+工程化”水稻生物育种高效技术体系。

  3.利用本项目率先建立的水稻生物育种高效技术体系,定向育成一批多基因聚合的重要恢复系和特异新种质应用于育种计划。

  4.育成优质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种16个通过品种审定,其中获国家认定超级稻品种1个、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1个,为广东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项 目 名 称:中国南海岛屿植物多样性研究及产业化

完 成 单 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等

主要完成人:邢福武  王发国  陈红锋等

  项目属林业科学领域。

  岛屿物种因地理隔离存在较高的灭绝风险。该研究通过6家单位的产学研合作,对南海岛屿238个岛屿进行了科学考察,对一些重要的经济植物进行了评价和利用,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首次对七洲列岛等82个岛礁进行系统的科学考察,发现新种14种,新记录植物700多种。系统地研究了岛屿的特有现象,记录海南特有种505种。首次发现海南石灰岩植被和植物群落,提出一个新的海南石灰岩植被分类系统。

  发现鸟类等动物的传播对南海岛屿植被的次生演替具有重要的关键作用,海流的传播效果与海流的方向有关。首次对海南民族植物学进行了研究,传统药用文化知识得到较好的保存。

  筛选出新优乡土植物42种并推广应用; 发明了4项植物养护的新技术,攻克了植物绿墙养护难的新技术。在合作单位12个苗木基地进行产业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在国内带动辐射推广15万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出版专著11部;获授权专利16项,获国家授权新品种4个。

     

 

项 目 名 称:重要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 成 单 位:华南农业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廖  明  亓文宝  蒋桃珍等 

  人兽共患病可以在动物与动物、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传播,对人类健康威胁极大,最为社会关注。该项目通过开展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经过15年的联合攻关,研发出了有效的疫病防控技术与产品,并在规模化养殖场应用推广,取得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主要创新包括:

  (1) 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分离鉴定了8种亚型的动物流感病毒1800余株,建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动物流感病毒库和血清库,揭示了华南地区动物流感流行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现了由低致病性变为高致病性的新趋势。

  (2) 在病原学研究方面,首次发现PB2蛋白A588V的突变是H9N2、H7N9、H10N8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感染和致病能力增强的关键因素。发现TEM等4种基因对动物源、食品源和人源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产生起关键作用。首次发现新的弓形虫免疫原基因ROP16和ROP18。

  (3) 在防控技术方面,研制出3种动物疫苗,解决了困扰我国禽流感疫苗对水禽免疫效果不佳的难题。研制了禽流感、沙门菌病、弓形虫病等6种诊断方法和配套试剂盒,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项,提升了相关疫病的检测能力。

  成果应用于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连续十年为国家和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提供动物疫情分析报告,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项 目 名 称:SSF超快过程分幅扫描同时成像记录仪

完 成 单 位:深圳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李景镇  龚向东  惠  彬等

  该项目属于微秒级瞬态成像技术领域,涉及到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空气动力学和仪器科学等学科。该记录仪是爆轰物理、冲击波物理、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再入段物理、高密度能量传递、弹导和穿甲、爆炸碎裂、高电压放电、喷气燃料化学、高超音速风洞等实验研究中取得完善图像资料的关键设备,但是这类高端设备美国对我国保密禁运。该项目在国家多项重大科研工程资助下,获得成功。

  该成果得到国际爆轰物理测量学术界认可,认为能一次试验同时得到无视差、时间关联的时序多幅二维图像和连续扫描一维图像的系统,有特殊的优越性,能解决以往单功能成像系统一直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丢失。解决了国际上一直制约摄影测量性能提高的空间光路、有原理误差的圆柱记录像面和扫描速度不均匀等三大难题。

  获得中国、美国授权发明专利6项。已完成8类22次爆轰物理、爆炸力学和激波物理等实验(试验),在国家科研工程战略强爆轰原理试验、战略防御机理试验和新一代常规大规模毁伤武器试验中获得重要结果,初步满足国家提高战略武器和新型炸药研制水平的急需,促进了国防科学、重大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项 目 名 称:高白度日用玻璃陶瓷制品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完 成 单 位:广东健诚高科玻璃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詹建怀  彭  诚  詹奕纯等

  日用玻璃陶瓷比传统陶瓷硬度高,比玻璃强度和韧性优,是当前世界范畴内日用陶瓷产业的换代产品。项目立足于日用陶瓷产业更新换代大背景下,以产学研协同攻关,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 发明了高白度日用玻璃陶瓷制品的原料组分配方及生产工艺,产品白度高于法国高端产品12%。

  (2) 发明了日用玻璃陶瓷生产的三通道导料结构的电熔炉熔融玻璃液的输送分配技术,突破国内无建设运行40吨大容量电熔炉生产日用玻璃陶瓷产品的技术瓶颈,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发展了微晶玻璃生产过程的硅酸锆等玻璃乳浊剂的簇聚、结构演变及其析晶机理与理论,填补业内研究微晶簇聚、结构演变及不同析晶规律及机理的理论空白。

  (4)参与起草了日用玻璃陶瓷首个国家标准和首个地方标准,建立日用玻璃陶瓷制品的技术规范体系。

该项目比传统陶瓷生产节能率达30%,节能效益显著。产品出口49个国家及地区,成果已经向7家中小企业推广应用,构建了高效、环保、经济的传统日用陶瓷换代升级的产业示范,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项 目 名 称:中草药活性多糖快速筛选、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

完 成 单 位: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马忠华  赵谋明  丁  侃等

  多糖是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退行性疾病具有预防和改善作用,是开发健康产品的核心功能因子。中草药多糖健康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过程中存在多种共性关键技术难题,为此该项目在多个国家和省市项目的资助下开展研究,取得如下创新成果:

  1.集成运用HPLC、GPC、LC-MS等技术鉴定出超过1000种多糖化学结构信息,建立了目前国内最全面的中草药多糖库。

  2.首次将石英晶体微天平技术应用于活性多糖筛选,建立了高效筛选机制明确的中草药多糖新方法。

  3.揭示中草药多糖口服起效机制。

  4.以活性为目标,集成运用了多糖定向提取、控制降解等技术,建立中草药多糖高效制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5.基于GPC检测技术建立了保健食品中活性多糖的指纹图谱,在保健食品行业第一次成功建立活性多糖在线质量控制系统。

  该项目整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生物医学现代理论, 开发出以复合多糖为核心,具有多靶点、整体调控机体的20款健康产品,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2件,著作权1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 目 名 称:新型小型化多系统共用基站电调天线系统产品及关键技术

完 成 单 位: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卜斌龙  薛锋章  刘培涛等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网络重要组成部分,超过60%的网络问题是由天线引起的。为解决多系统共用的建网困局,突破专利壁垒,该项目开发了更精准、更高效、更方便的仿真平台,取得以下成果:

  1.开发场路联合仿真平台极大改变了移动通信天线的研发模式和制造模式,效率提升显著。

  2.针对现有技术的小型化难题和国外专利壁垒,创新开发出环形辐射臂的新型辐射单元,使投影面积减小20%,有效降低了单元间互耦,为天线系统小型化奠定基础。

  3.首创免螺钉低互调产物的分布式介质移相器。

  4.首创线性螺杆螺母及齿轮齿条组合传动机构,消除了现有机构的非线性误差;创新孔轴耦联接口方式,有利于RCU小型化。开发出业内最小RCU,体积减少60%。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研制出6个系列天线产品,应用于80多个国家近百个移动通信网络中,连续四年获评全球一级供应商,全球市场占比连续6年前三,产品累计销售200万副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项 目 名 称: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产业化项目

完 成 单 位: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该项目是我国首个完全依靠引进人才创建团队的自主创新高世代液晶面板项目,无技术转让无技术提成费,节省了大笔投资。项目从打桩建设到正式投产只用了不到17个月的时间,是国内外同类企业建设中速度最快的项目,项目规划建设总投资245亿元,而实际投资支出约为224.68亿元,比原定投资节约20.32亿元,节约率约为8.3%,成为绿色工厂建设的先驱。

  华星光电自主研发的HVA技术,打破了国外关键技术的垄断。自主研发全球最大110寸四倍全高清3D液晶显示屏“中华之星”。首发全球最高规格的55寸超高分辨率(4K2K)液晶显示屏。成功研发的31"AMOLED显示面板为中国大陆首款最高规格的TV用AMOLED显示面板。研发世界上最大尺寸曲面110英寸超高分辨率液晶显示屏等。

  项目产出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全球单线产能最大、最高效的液晶面板生产线。公司营业利率、产品良率保持全球同行业领先,EBITDA(息税折旧前利润)连续13个季度在全球同行业位居第一。2015年华星光电在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占有率达到9%,排名第六。在中国6大电视机品牌厂商采购额中的占比为23%,连续两年行业排名第一。

  截至2015年底累计授权中国专利1562件,授权国外专利1081件,奠定了比肩世界一流企业的创新潜力。华星光电联合上游厂商大力推进材料设备国产化,2012年至2015年实现国产化材料种类覆盖率从42%上升至60%;国产化设备种类覆盖率从12%上升至28%。

 

 

项 目 名 称:分布式海量云存储平台的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

完 成 单 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屠要峰  高  洪  韩银俊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技术、新领域迅猛发展,各类应用日新月异,数据呈爆炸式增长,数据存储技术亟待变革!经过十年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中兴通 讯研制了无中心化的分布式海量云存储平台,实现无所不在的数据存储服务。主要创新:
    1.独创分域架构支持多级SCALE-OUT扩展。
    2.创新的高可靠可扩展元数据存储架构。
    3.业界首创海量小文件存储优化技术。
    4.基于分级收益的自动分级存储功能,数据冗余技术灵活高效。
    5.NFS性能提升,“数据零拷贝”传输加速,统一存储架构支持多种应用接口。
    项目共获得专利20件,软件著作权3项。作为ITU-T FG Cloud云计算焦点组管理委员会中唯一中国公司,任副主席并承担3个主要输出文稿合作编辑人。广泛应用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法电FT Orange等国内外100余局点。打破国外垄断,为增强国家信息安全做出突出贡献,培养大批人才。



项 目 名 称:海洋石油自升式钻井平台升降系统

完 成 单 位: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吴平平  陆  军  李光远

    2.设计新型的传动齿轮与轴承系统,行星轮采用5行星结构的布置方式;将平行轴减速机与行星轮减速机设计成独立单元;
    3.开发出具有同步功能的电气控制系统;
    4.设计制造升降单元专用的试验检验装备,研发出专用对扭试验机,设计升降系统联调试验机。
    项目产品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易于检测和维修等优点。目前已应用于中船工业成套物流有限公司的CP300-3平台、中国石油技术开发公司定制的DSJ300-3、DSJ300-L2平台上。项目产品至今已占95%国内市场率,全球市场份额20%。


项 目 名 称:面向电子装备点位操作的高速精密运动规划与测量技术及应用

完 成 单 位:广东工业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陈  新   王  晗   杨志军等

  电子制造是国家支柱产业,诸如封装、钻孔、贴片、插件、检测等高速精密点位操作电子制造装备,种类多、需求大,高端装备及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该项目主要技术挑战是高速条件下频繁的多点精密测量与定位,在国家基金、973、省重大项目等支持下,重点围绕点位操作的高速精密运动规划与测量开展了技术攻关,主要成果包括:

  1.发明了多点高速精密定位的运动规划及控制新方法,将运动驱动参数与各目标点初始运动状态参数融入高速运动部件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优化模型,按惯性能时域最优进行多目标点间的非对称运动规划,获得最优控制曲线。

  2.发明了宏微复合运动平台及其切换控制方法,包括多种宏微复合平台构型、误差分级补偿、切换过程反向施力振动抑制等。

  3.发明了利用里程碑编码高速粗定位、增量编码细分精定位的里程碑/增量式宏微复合光栅尺,包括单轨双码道宏微复合编码与解码技术,宏微交替、互为校验的切换技术,差异化滑轮高速滑车,预置目标点邻域温度补偿方法等。攻克了高速精密测量中的速度、精度、可靠性冲突的基础性技术难题。测量精度(2.5μm)优于国际同类产品(3μm)。

  4.发明了利用增量编码高速粗定位、绝对式编码细分精定位的绝对式/增量式宏微复合精密光栅尺。

  项目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发明专利群,开发的直线电机及运动平台、宏微复合光栅尺等核心基础件实现了产业化。获授权发明专利31件、PCT4件、著作权5件。



项 目 名 称:大流量、低水头、低弗氏数水利枢纽水力学及泥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 成 单 位: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主要完成人:黄本胜   刘  达   邱  静等

  广东地处珠江下游,平原大型水利枢纽众多,且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在国内屈指可数,枢纽工程普遍具有大流量、低水头、覆盖层深厚(极易冲刷)及高强度河床下切的特点,其面临的水力学及泥沙技术问题十分复杂,事关工程安全、通航安全及发电效益,是亟需攻克的工程技术难题,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本成果综合应用了当今国际领先的研究手段,大比例尺整体物理模型、宽水槽断面模型、水工水力学三维紊流数学模型及船模试验,创新性的形成了四大成套技术体系即高强度河床下切条件下消能工设计技术体系、电站进水口拦漂拦沙和流态整治及水头损失控制技术体系、深厚覆盖层围堰的防护技术体系、已建枢纽新建二线船闸的防洪与通航安全双目标保障技术体系,获得一批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形成了成套技术方案,在清远水利枢纽等十一座大型工程应用中均运行良好,为保障水利枢纽的防洪效益、发电效益及通航效益做出了突出贡献,社会效益显著。



项 目 名 称:钢桥面高性能铺装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

完 成 单 位:广东省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王中文  张肖宁  吴玉刚等 

    高温、重载、大交通量的使用环境下,钢桥面铺装一直是世界钢桥建设运营中的一项技术难题,钢桥面铺装性能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交通网络的运行。该项目为了解决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寿命短、病害多和钢桥面板的疲劳损伤开裂问题,基于桥面铺装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协同作用机理,开展了钢桥面铺装材料研究、铺装复合结构设计、铺装施工技术的系统研究。项目成果如下:
    1.项目研发设计的高性能环氧沥青混合料15℃四点弯曲模量高于14000MPa,15℃小梁弯曲极限弯拉应变高于12000με,并可在3-7天完成养生开放交通;
    2.项目形成的环氧沥青铺装成套施工技术可进行铺装层整幅、全厚摊铺碾压,实现粘结防水层自动洒布,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应用钢桥面环氧沥青综合养护车完成桥面铺装局部病害现场快速维修;
    3.项目研发设计增韧补强型高性能环氧沥青铺装,与一般改性沥青铺装相比,降低桥面板应力幅,该高性能铺装体系提高U肋与面板连接部位疲劳寿命、U肋底缘疲劳寿命等。
    研究成果获得发明专利3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级工法2项,专著2部,行业规范1项,国家标准1项,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1项,国家质量优质工程金奖1项 。
    本项目从2008年以来依托广东虎门大桥等工程钢桥面铺装开展了关于铺装材料的补强增韧、桥面系协同作用和施工技术实践的系统研究,显著延长钢桥面铺装和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使用寿命。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东沙大桥、宁波大榭二桥、浙江嘉绍大桥等新建桥梁钢桥面铺装项目。


项 目 名 称: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与实践

完 成 单 位:华南理工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何镜堂  肖大威  郭卫宏等

    我国城市建设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发展,但城乡历史文脉和地域文化风貌逐渐丧失,建筑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该课题研究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的融合,从理论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三个层面,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新道路。凝练出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在揭示建筑发展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者融合的整体创新和可持续创新理念。总结出产学研结合创新、多学科交叉创新、多专业协同创新的方法体系。归纳出智能化加绿色建筑技术的集成应用技术体系。在理论体系指导下,创作了一批精品建筑,有效推动了实践创新。取得的成果有:
    1.在理论研究方面,创造性的提出了“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建筑创新理论体系”。项目组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86篇,完成论著8部。
    2.在工程实践方面,综合运用了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方法,创作了以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为代表的一大批标志性建筑工程。研究团队作品先后获国家级优秀设计奖81项、省部级奖137项。
    3.在平台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创立了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了中国建筑学会科普基地等科研教育与创作平台,有效促进了建筑科学的普及与推广,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项 目 名 称:红壤区农田镉砷污染阻控关键技术

完 成 单 位:广东省生态环境技术研究所等

主要完成人:李芳柏   黄道友   马义兵等 

  项目属于环境科学技术领域。

  我国耕地土壤重金属点位超标率19.4%,污染物主要为重金属镉与类金属砷。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国内外均缺乏成熟的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因此,本项目以我国重金属污染最严重的红壤区农田为对象,突破国内外既有理论和技术,基于重(类)金属循环的生物地球化学理论,以镉砷从土壤至植物根表的迁移机制以及从根至籽粒的转运机制为关键科学问题,研发适宜于红壤区主要作物生产与土壤重金属治理的新技术。主要技术发明包括:

  1.发明了农产品镉砷积累的精准阻隔技术。

  2.发明了水稻型硅溶胶与硒复合硅溶胶、蔬菜型稀土/硼/钼复合硅溶胶等阻隔剂及其水热合成工艺。

  3.发明了稻田土壤镉砷同步钝化技术,以及具有镉砷同步钝化功能的铁基生物炭、铁基腐殖质、微生物铁剂等新产品。

  4.发明了多功能重金属钝化技术与复合重金属钝化剂。

  以上发明点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3件,其中美国、日本各1件。阻隔技术授权6件,占全球14件的43%。铁基钝化技术授权5件,占全球12件的58%。孵化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企业3家;核心技术共推广102.5万亩,为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应用面积最大的技术;显著推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项 目 名 称: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优化的研究与应用

完 成 单 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主要完成人:陈敏山  徐  立  石  明等 

    肝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四位,死亡率居第三位,治疗后易出现复发和转移,单一的治疗手段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多学科治疗的策略亟需优化。在多项国家、省部级基金的资助下,项目组开展了肝癌多学科治疗策略优化的系列研究,取得了以下创新成果:
    1.率先提出并证实了射频消融作为小肝癌一线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采用射频消融联合TACE 的多学科治疗策略,进一步降低了射频治疗后的复发率。
    2.针对病灶多发的可切除中期肝癌患者,提出了TACE 筛选+二期手术切除的多学科治疗策略;明确了手术切除对合并I 、II 型门静脉癌栓肝癌的有效性,建立了基于门静脉癌栓分型的治疗策略。为预防和减少肝癌术后复发,在发现了能有效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新分子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筛选肝癌术后高危复发人群+辅助性TACE 治疗的策略。
    3.证实了TACE 治疗合并门静脉主干及主分支癌栓肝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证实了TACE 治疗中多药联合化疗优于单药化疗方案。
    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8篇,其中SCI论文60篇。7 项研究成果被美国权威NCCN指南、欧美、亚太地区相关专业指南或专家共识采纳,在全球推广应用。主持制定了我国“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的专家共识”等,为肝癌多学科治疗的规范化和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成果经国内外近100 家单位推广应用,惠及广大肝癌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项 目 名 称:乙肝肝衰竭发病机制的理论创新及相关新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完 成 单 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

主要完成人:高志良   彭  亮   柯伟民等

    我国每年乙肝肝衰竭病例超过500万,死亡率高达60-70%。从1997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专项的资助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从遗传学、免疫学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乙肝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并创立出了一套适合临床救治的治疗策略及治疗新方法,其创新性成果如下:
    1.国内外首次通过体内外实验全面揭示了MSCs治疗乙肝肝衰竭的机制;
    2.首次发现HBV的遗传易感基因;
    3.首次提出乙肝肝衰竭“三重打击”学说,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乙肝肝衰竭“时相学说”;
    4.创立并完善了我国第一套乙肝肝衰竭预后评分系统,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MELD评分系统。
    代表性论文中有2篇连续发表于本专业的国际权威杂志《Hepatology》。在国内外会议作特邀报告或大会报告150余次,基层宣传推广达200多场,出版专著17部,主编全国高等院校规划教材10部。
    项目建立的乙肝肝衰竭“三重打击学说”和“时相学说”、新疗法已在100多家国内医院应用,为治疗乙肝肝衰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了患者预后,对提高我国乙肝肝衰竭诊治水平起了积极的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项 目 名 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研究与应用

完 成 单 位:暨南大学等

主要完成人:叶文才   张冬梅   王  英等 

    本项目属于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物研究领域,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开展中药和天然药物中三萜及其皂苷类活性成分的发现、作用机制、质量标准及创新药物研究。
    本项目对64种中药和天然药物中的三萜及其皂苷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分离并鉴定了1134个三萜及其皂苷成分,其中306个为新化合物,获得具有明显生物活性的成分83个、新药先导化合物11个,明确了上述中药和天然药物的药效物质基础,并为创新药物研发提供了先导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发现毛茛科植物中三萜及其皂苷成分在该科各属植物中的分布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构建了三萜皂苷类成分的快速识别、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方法体系。本项目还揭示了代表性三萜及其皂苷成分(如地乌总皂苷、点地梅皂苷等)的抗炎、抗肿瘤、降血脂等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
    本项目发表研究论文14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77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件;参编专著1部;完成了名优中成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和消渴丸中的三萜和皂苷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为揭示以上中成药产品的药效物质基础和提升质量标准提供了科技支撑。



项 目 名 称:中药大品种复方血栓通胶囊基于多学科核心关键技术的研究及推广应用

完 成 单 位: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主要完成人:龙超峰   苏薇薇   刘  宏等

    本项目属于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
    中药大品种目前存在化学物质基础未能全面弄清、药效物质基础及其本质不清楚、复方的组方规律缺乏科学解读、指纹图谱与药效关联不密切、药效靶点及机制解释不够深入等问题,该项目对此开展了研究,主要技术内容及创新点如下:
    1.首次采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UFLC-Triple-Q-TOF技术,实现了复方血栓通胶囊全化学成分的在线分离、鉴定,阐明了其化学物质基础。
    2.首次采用谱效学技术阐明了复方血栓通胶囊药效物质基础与组方配伍规律。
    3.国内首创建立了复方血栓通胶囊在体血流动态监测方法。
    4.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复方血栓通胶囊进行了药效靶点筛选及实验验证。
    5.首次发现复方血栓通胶囊具有肝肾保护作用。
    项目已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3项,将本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于脑栓通胶囊,形成了新专利,推动了产品的市场推广与临床应用。




项 目 名 称:高端血液细胞分析系统

完 成 单 位: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李朝阳   叶  燚   代  勇等

     血液细胞分析是三大常规检验必不可少的临床诊断项目,长期以来血液细胞分析的高端市场和高端技术一直国外厂商100%垄断。为了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实现突破,该项目选择了荧光法作为的检测技术路线,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最后形成了拥有全面知识产权的高端血液细胞分析系统技术平台,获得以下核心技术:

  1.光散射结合荧光染色多维分析技术;2.全自动高速检测技术;3.全自动网织红细胞(RET)、光学血小板(PLT-O)及幼稚血小板(IPF)定量检测技术;4.全自动有核红细胞(NRBC)定量检测技术;5.全自动体液细胞定量检测技术;6.低值白细胞统计量自动倍增技术;7.多倍体粒子补偿技术;8.红细胞及血小板鞘流阻抗检测技术;9.血红蛋白检测抗干扰技术。

  以上技术均完成产业化,共获得发明专利7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20项。在此基础上,推出的高性能血液细胞分析仪系列产品,实现对幼稚细胞、网织红细胞等细胞的定量检测,打破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垄断,该产品降低医院成本30%以上,加快了高端技术在医院的普及速度,使检验实验室筛查质量大幅提升。因其优异的性价比,产品出口海外,提升我国在该领域品牌形象。